第5讲-《老子》﹒《.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讲-《老子》﹒《

第五讲:《老子》、《庄子》与道家文化 一、《老子》与老子的思想学说 二、《庄子》与庄子的思想学说 三、道家文化略说 一、《老子》与老子的思想学说 (一)老子与《老子》 (二)老子的思想学说 (一)老子与《老子》 ⒈老子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的家乡,一般认为是今河南鹿邑县(今属周口市)东部,也有人认为在安徽涡阳县(今属亳州市)一带。 同书同篇又记载: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音单)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是掌管东周朝廷图书典籍的那个史官,春秋末期人,孔子曾向他问礼。 ⒉《老子》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是老子所著,最早成书于春秋末年,今存在《老子》一书,可能经过了战国时期人们的增加或修改。 《老子》一书共约5000余字,81章,分上、下两篇。今本《老子》上篇为《道经》,为前37章,主要论述“道”,探讨宇宙与人生道理;下篇为《德经》,包括剩下的43章,主要论述“德”,讨论社会与政治问题。故《老子》又称《道德经》。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两种抄本,均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注释:   《老子》一书的版本众多,今本与帛书甲、乙本相参校,有助于《老子》一书的复原(尽量接近原貌)、畅读和确解。例如,帛书《老子》证明此书原本不分章,分为八十一章乃后人所为。 (二)《老子》的思想学说   老子的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道”,但实际上“道”的问题是一个虚拟的问题。也就是说,“道”的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预设的。老子在经验世界中体悟出道理,再把这些道理统统托付给“道”。   老子的的哲学,由宇宙论引申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引申到政治论。   不过,请注意:老子哲学的行而上学只是为了应和人生和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 ⒈“道”的各种意义 ⑴“道”是宇宙本体,万物的根源 《老子》第二十五章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 译文: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他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在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大”。 第二十一章云: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译文:“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那样地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形象;那样的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实物。那样的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非常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信验的。 如何理解“道”是万物的根源? 《老子》第一章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用言辞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⑵“道”是事物、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 “道”体无形恍惚,但它作用于万物时,却表现出某种规律,可作为人类行为的标准。 其一,对立转化的规律。 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 《老子》第二章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行,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有也。 译文: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相互完成,长和短相互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含,音和声互相和调,前和后相互随顺,这是永远如此的。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同时因着它的对立面而形成,而且,“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 老子进一步认为,相反对立的状态是经常相互转化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