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节幼儿知识学习与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节幼儿知识学习与教育

(二)影响知识迁移的主要因素 1、来自学习者的因素 (1)学习者的学习心向 (2)原有的认知结构 (3)学习者的认知技能和策略 (4)定势的作用 2、来自学习对象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相似性)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B、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C、学习目标的相似性。 链接 二、知识迁移的实现:为迁移而教 (一)教给幼儿基本的原理、概念,鼓励幼儿概括活动经验 1、 利用具体事物支持幼儿的学习迁移 2、 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其在学习中发生迁移 迁移理论强调幼儿原有经验和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幼儿学习的迁移,必须丰富幼儿在生活中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幼儿在学习中更好地迁移。 (二)使幼儿在问题情境中找到学习情境和真实生活问题中的共同因素 第五节 幼儿概念学习与指导 一、概念学习的基本方式 二、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三、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 一、概念学习的基本方式 (一)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它属于发现学习。 (二)概念同化:派生下位学习、相关下位学习 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学习以定义的方式呈现的概念,掌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将新概念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概念同化的过程具备三个前提:(1)新学习的概念本身具有逻辑意义;(2)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具备同化新概念的适当观念;(3)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同化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1)类属学习 类属学习又称为“下位学习”,就是新学习的概念是原有概念的下一级概念,新旧概念是一种类属关系。 2)总括学习 总括学习又称为“上位学习”,是指对认知结构中已获得的若干概念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得到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或命题的过程。 3)并列结合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学习概念与原有概念不存在类属和总括关系,而只具有一般并列关系时,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并列关系将概念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返回 派生类属学习(派生下位学习):新知识只是作为具体例证被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这种派生类属学习,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了证实和说明,但本质属性不变。 相关类属学习(相关的下位学习)的一般模式如图所示,图中X以及和实线相连的u、v、w代表原有知识,与虚线相连的y代表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类属学习指新知识y被纳入高一层次的概念X后,X得到了扩展、深化或修正,同时y本身也获得了新的意义。 三、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 (一)幼儿错误概念的成因 儿童可能接受错误的信息;迷信会赋予错误的概念;受经验局限;缺乏识辨能力,容易受骗;错误的推理产生错误的概念;活跃的想象;语言理解错误。 (二)幼儿错误概念的纠正 两种错误:一种是不合理地缩小了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不仅包含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包括非本质特性;另一种是不合理地扩大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中包含的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其他特征。 消除错误的有效方法是利用变式。变式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正例的变化。在概念学习中,“原型”与“变式”不可以分离。用原型可以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用变式可对概念本质属性加深认识,分辨清晰。要消除第一种错误,有效的方法是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性的变式。要消除第二种错误,有效的办法是多提供具有本质特性的变式。 (三)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 1、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 2、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方法:例证法、变式法 例证法:为了提高幼儿概念学习的能力,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多给他们提供具有不同典型性的实例,同时引导他们总结概括其中的共同特征。 变式就是概念正例的变化,就是使提供给幼儿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 第五章 幼儿知识学习与教育 第一节 知识及其学习概述 一、知识概述 二、知识学习的概述 一、知识概述 (一)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知识是经过个人主观建构的信息。 知识不简单等同于能力,但知识是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知识的类型 1、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 前一类知识是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解决的是个体从不知到知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后一类知识是用于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