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助与不助.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适的助与不助.doc

PAGE  PAGE 3 胡适的助与不助   因为胡适宅心仁厚,所以他竭尽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因为胡适公私分明,所以他宁可受怨也决不以权徇私。助与不助,都让我们见证了学者胡适的高风亮节      说到胡适先生,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这话给人的感觉是,似乎谁都和胡适沾点亲,带点故。不过,胡适的心是温和的,他的世界是平和的,他可以和各色各样的人交谈、来往,这都是无须争议的。   研究太平天国史的著名学者罗尔纲,早年只是胡适的一个抄写员,地位十分低微。而胡适家里常常名流满座,在那种场合下,罗尔纲难免自卑。可胡适明察秋毫,每每把罗尔纲介绍给客人,还真诚地夸奖几句,有意让客人不要忽视这位无名的年轻人。有了特别的宴请,胡适也会拉上罗尔纲,以至于罗尔纲“感激得泪流满面”。胡适这般抱热诚以鼓舞人,怀谦虚以礼下人,存慈爱以体恤人,让罗尔纲感到的是“一种奋发的,淳厚的如融融春日般的安慰”。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林语堂到美国留学,因为是半公费生,在美国生活相当拮据。偏偏在哈佛大学时,奖学金又突然被停了。走投无路时,林语堂想起了一位并不太熟悉的朋友――胡适,于是给他拍了电报,请他代向北大校方申请预支1000美元。过了不久,钱果然寄来了。后来,林语堂又通过胡适向北大校方借了1000美元。学成回国后,林语堂去北大归还那2000美元,校方却告诉他,北大根本没有借钱给他,那笔钱是胡适个人垫的。   胡适晚年时,结识了一个名叫袁瓞的小贩。袁瓞做饼卖饼之余,还爱读一点书,喜欢与人讨论英美的政治制度,于是贸然写了一封长信向胡适请教。胡适接到信后,知是一位卖芝麻饼的小贩,竟能业余勤奋自修,关心国家大事,十分意外,便亲笔写了一封回信。信中热心地回答了小贩的问题,并告诉他:如有我可以帮你小忙的事,如赠送你找不着的书之类,我一定很愿意做。”从此,小贩袁瓞成了胡适的朋友。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无限制地列举,它们无一例外地证明:作为大学者的胡适,不摆谱,不拿腔,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对于那些上进的、善良的、朴实的人的需要,他总是不遗余力,成人之美。可有时候,胡适却丝毫没有“人情味”,并“开罪”了不少人。   胡适的家乡在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胡适成了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后,上庄镇的不少父老乡亲,都希望胡适利用权势、声望为他们谋到好处。譬如介绍一份工作,安排一个职位,写上一张条子之类。这在今天也很平常,何况徽州人素来讲究“勤奋斗、重教育、攀乡党”。然而,胡适却让他们大失所望。因为这个忙也好,那个忙也罢,胡适不是不帮,而是有条件的――凡是上门来的,都要拿出东西――不是金银珠宝,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学问、能力,没有一技之长的,没有真才实学的,就只有打道回府了。   胡适的侄儿胡思猷,大学毕业后,成绩欠佳,学业平庸,没有过硬的东西,却想靠胡适谋个职。胡适问他有何著作,答曰,没有。又问,有何研究,答曰,没有。胡思猷补了一句:大学刚毕业的人哪里有专门研究?”胡适听罢颇不悦:“既然你什么都没有,那我就不能为你找事。我总不能对人家说,他是我侄子,你们必须给他安插一个位置吧。”就算是胡适当上中国公学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务,有了大权、实权后,他在聘任人员时,也只看本事、品质,压根不考虑地域疆界,不要说安徽绩溪的乡里乡亲,哪怕和胡家宅子一墙之隔的人,没有“料”,也休想得到照顾。而胡适的族兄胡卓林在???上经商得道后,每年回故里都要携几个乡党外出打天下。于是,安徽绩溪曾流传“宁要一个胡卓林,不要十个胡适之”的说法,可见胡适是常常不破例,不助人。(摘自《北海日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