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报道如何吸引读者.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报道如何吸引读者.doc

PAGE  PAGE 4 经济报道如何吸引读者   人们通过媒体上的经济报道来关注经济生活、经济现象,人们通过媒体上的经济报道来学习经济常识、解读经济发展。经济报道介于沉重的理论和现实间、专家与大众间。它们既有传播前沿之知识之功效,又有释疑解惑、评点是非之义务,由此也就决定了经济报道有别于一般的新闻报道,经济报道如何既保持一般新闻报道的基本原理,又能走出偏深、偏专、偏宏观而难以吸引普通读者的“怪圈”,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在轻与重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熟悉经济理论      经济理论宣传一直被认为是经济报道中一个难点,专家看了不解渴,读者又觉得看不懂。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从事经济活动,经济与生活密切相关。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源于经济生活本身,宣传经济理论,就应还其本来面目,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这需要经济学家与大众传媒共同努力:一方面经济学家要善于深入浅出,写普及性的文章;同时,记者、编辑也应学点经济学知识,才不至于当外行。   因此,采写经济类报道的记者,首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熟悉经济理论与经济常识。眼下,经济报道中常见的问题是“盲人摸象”,缺乏理性分析,不是数字堆砌,就是热衷于爆炒“热点”。报道几乎都是角度单一的简单重复,没有深入探讨。究其根源,没有研究经济规律和经济政策的思路和习惯,不讲求经济新闻的经济本色,随意猎奇起哄,是许多经济报道缺乏理性思维的根本原因。   2002年10月,太原发生了一起以低价出售鸡蛋为诱饵的非法集资案,是记者偶然从散发在大街小巷的宣传品中发现的。当时在太原市一家乌鸡饲养场推出一年缴纳200元,除了每月送10斤鸡蛋外,年底还将返还120元的活动,这种明显有悖于经济规律的做法,一下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而该场的做法显然不合常理。那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带着这一疑问,记者展开调查,结果发现这家饲养场是打着低价卖鸡蛋的幌子搞非法集资,不到一年时间就吸引了十几万户购买者,集资额高达3000万元。在做这组报道时,记者采用了“剥蒜法”,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以实击虚,通过分析让读者了解这一事件的真相。      运用独特的眼光      自己的头脑不清醒,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然是不可能的事。经济记者只有善于运用自己的独特眼光审视经济现象,研究经济问题,才能使报道出新。   2002年,记者参加过好多次由政府牵头的银企洽谈会,一般类似这样的新闻,关注的重点有达成协议多少、企业引来多少资金等等,其实这类活动往往是轰轰烈烈开场,冷冷清清结尾。如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这一现象,政府的这一做法违背经济规律,甚至是破坏市场交易的秩序的。企业和银行都是独立自主的理性经济人,他们间的合作与否是由他们各自的利益决定的,政府从中拉郎配的做法,在非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许是有效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银行需要的是公平竞争的环境。就此现象,记者没有按常规写洽谈会达成了多少项协议,政府部门如何为企业着想,在银企之间牵线搭桥,而是从会上出现的“一边倒”(政府热、企业精、银行冷)的现象入手,写出了《热心为何办了冷场事》,文章刊登后,广受好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社会广泛的思考。      消除“信息不对称”      在现实生活中,经济报道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基本使命: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无论是要提高市场的“可信度”,还是要增强市场的“有效性”,都离不开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信息透明。正是在这样一个坐标点上,以传播信息消除不确定性为天职的大众新闻媒体切入经济生活中:这个切入点,也就是经济报道的逻辑起点。即尽可能地让参与市场交易的人们同质、同量、同时获取与交易有关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经济报道提出了种种要求,如宣传法规政策、提供投资咨询服务、保护投资者利益、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市场规范发展,等等。但是,归根结底,这些要求的实现,无不包容在这一基本使命的履行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报道的竞争力也就取决于上述“最大限度”和“尽可能”的实现程度。信息不对称不可避免,人们对信息透明的追求永无止境,这就使经济报道在使命与责任之间拥有了平台。   (作者单位:山西经济日报社)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