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春版2年上语文8单元共享教案
课 题8-1 绝句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认识9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掌握一个部首“舟”。
能读出诗句表现的美好情境,背诵全诗。
找出诗中相对的词语,初步感受诗歌的对仗,背诵积累课后的《对子歌》。
感受自然的美好,向往美好的情境。教学重点了解诗句意思,自主识字,感受诗句描绘的美好景象。教学难点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句描绘的美好景象。教学准备课件 生字卡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 年 月 日 累计课时
课前任务,铺垫助学。
练读古诗,认读生字。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同学们,大家一定很熟悉诗人杜甫吧,你知道他写的哪些诗句呢?你们知道吗?杜甫的家乡风景秀丽,你们想不想看看那里的山水风景啊?请同学们看屏幕:(揭题齐读)引导学生解题,介绍杜甫和古诗资料。(学生思考,了解古诗的相关资料)
三、抓住适机,顺思导学
(一)初读古诗,感受古诗意境,认读生字。
1、教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感受,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
3、出示词语卡片认读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小组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6、生字回归课文,再读古诗。
(二)、指导书写。
绝:左右结构,形声字,绝唱、杜绝;鸣:左右结构,形声字,鸣叫、鸣笛。
含:上下结构,会意字,包含、含义;令:上下结构,司令、命令。
岭:左右结构,形声字,山岭、群岭;吴:上下结构,姓吴、吴国。
船:上下结构,学习“舟子旁”,木船、船家。
1、学生找出关键笔画,然后和教师一起书空。
2、学生先描写书上虚宫格内的生字,然后再书写在虚宫本上。
3、学生互评,然后展示。
四、综合实践,应用促学
处理课后习题:
1、读一读,写一写。
2、找一找,说一说。
五、课外延伸,实践延学
把古诗读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年 月 日 累计时数
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古代的诗人很了不起,读着他们的古诗,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画。这就是诗中有画,。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诗人杜甫的《绝句》中去,去欣赏诗中美丽的画面。
二、、抓住适机,顺思导学
1、杜甫究竟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我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边听边在脑子里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看谁看到的画面最美。
2、学生汇报,教师适机指导,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4、找出诗中意思相对的词语,说一说。
5、扩展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感受诗中相对词语。
三、综合实践,应用促学
背一背对子歌。自己说一说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相对的事物。
四、课外延伸,实践延学
把《绝句》背诵给爸爸妈妈听。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这首诗中描绘的情境。
板书设计: 绝句
两个 黄鹂 窗 西岭 千秋雪
一行 白鹭 门 东吴 万里船
教学反思
课 题8-2 遗爱寺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读出诗中表达的美好意境。背诵全诗。
3、积累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4、向往美好的境界,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景象,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景象,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课件 生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 年 月 日 累计课时
课前任务,铺垫助学。
练读古诗,认读生字。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白居易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有一天白居易去一个叫遗爱寺的寺院游玩,一到那里就被美丽的景色陶醉了,便以《遗爱寺》为题写了一首诗。(板书课题)学生读诗题,学习“遗、寺”(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来记这个字。师出谜语一字一尺长,不用仔细量,你要不相信,庙里问和尚)。
三、抓住适机,顺思导学
1、师范读古诗。
2、学习第一行诗句
诗人在哪坐下了呢?生自读第一行,画出第一行中的生字。
学习“弄” 。你怎样来记?为“弄”组词。师为学生讲弄的字理知识。本文中作者玩弄什么呢?请读第一行诗句。生根据诗句回答。
学习“临”。 在哪见过这个“临”字(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欢迎光临”)师讲解“临”字字理知识。本文中作者来到哪?(生再读第一行并回答)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为什么会坐在溪边玩弄着石头(可能路途遥远累了,或觉得石头好看)
3、诗人又向哪走去了?学习第二行诗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