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赫章1中历史组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2013-2014第二学期高年级课堂教学教案
学科:历史 备课组教师: 汤中华 叶洋 刘才科 刘应峰 赵章旭
集体讨论时间:2014年3月9日 教案执行时间:2014年3月X日
课题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刘应烽 教学课时数 1-2课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理解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
把握经济重心南移的要素和过程。
过程与方法
比较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及成因。
研究人口流动的社会条件。
探究南北文化交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代中国经济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认识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感悟江浙经济发达因素和社会条件。
教学重点 了解经济重心转移的历史形态及其转变的历史原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原因 教法与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法,比较法,问题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 电子课件、黑板、大头笔、粉笔 是否用多媒体 是 教 学 过 程 补充 新课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它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流域。这个转变由开始到最终完成,其过程如何?原因何在?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正课讲授: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及其各自的特点:
山东(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
山西(以关中为主,以及河西、巴蜀等地区,)
前两者属农业区为当时的经济重心
龙门碣石以北(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
江南(长江以南,还没有开发)
2、区域经济的特点:多样性 发展不平衡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迁移高潮及各次迁移的原因、特点、影响:
第一次:西晋末的永嘉之乱
原因:①北方汉族统治阶级发生内乱。
②少数民族内迁。
③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
特点:汉族南迁、少数民族内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影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第二次:唐代的安史之乱后
原因:安史之乱的严重破坏。
影响:南方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第三次:北宋末的靖康之乱
原因:靖康之乱。
影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第三次高潮;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
2、共同原因: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频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对安定,而且土地辽阔。
3、影响:
(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2) 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
(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
(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自然灾害;政治动乱
2、过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完整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手工业和商业进步(健康)。——初步开发。
(2)中唐以后:农、工、商等加速发展;江西、湖南成为全国粮食基地; 扬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逐渐超过南方 。
(3)两宋时期:“ 苏湖熟,天下足”—— 完全超过 。
3、影响:
(1)文化重心南移
(2)城市的繁荣
补充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的概念
古代山东、山西的区别
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及意义
小结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随着历史的演变,由于北方的战乱,大量人口从中原南迁,南方经济不断发展;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江南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经济重心的南移也还带来了文化重心南移等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布置作业 完成所定资料中本课习题
板
书
设
计
第三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及其各自的特点
2、区域经济的特点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迁移高潮及各次迁移的原因、特点、影响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