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知识------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新浪潮与左岸派.ppt

电影学知识------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新浪潮与左岸派.ppt

  1. 1、本文档共1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影学知识------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新浪潮与左岸派

第六章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新浪潮”与“左岸派”; 一、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出现与社会现实有着一定的联系。20年代被称作“疯狂的年代”,人们刚从每一次世界大战中苏醒过来,在生活企表现出一种放纵,在艺术上则是大解放,其中电影是最为明显的:放纵的终点是经济大萧条的出现。;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很快波及欧洲,法国比欧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更长。严峻的社会现实迫使电影工作者不得不关注现实和日常生活,努力在生活困境中寻找到生命的亮色和生存的一点点诗意。 30年代,法国出现了著名的诗意现实主义电影。;诗意现实主义是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它并没有系统的理论,宽泛的说,它是指30年代产生的一批影片。这些影片继承了20年代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的创新精神,但又与社会现实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影片大都以法国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为题材,以富有感情的笔调描写了普通人的遭遇,并且大量调动电影的表现手段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影片多数是悲剧,用真实的背景去表现人物的活动场景,导演手法细腻,在表现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的同时,具有某种诗情画意,往往能给给予观众一种诗意的满足。 在表现形式上有别于蒙太奇的剪辑组合,多采用长镜头和深焦距镜头。演员表演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一、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导演及其作品;雷内·克莱尔1898年生于巴黎,1981年去世。被认为是最富有法国特色的电影工作者,是法国电影界唯一一位法兰西学院院士。;雷内·克莱尔作为法国电影的编剧、导演和理论家,曾在20年代就以他那姻熟的技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30年代,他在强调视觉表现的同时,又敏感地注意了听觉的表现,成为法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转折时期的重要的导演,成为“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 ;他的影片富有深厚的法兰西文化的传统,他以幽默、讽刺的法国韵味和对电影美学、电影语言独特的探讨和实践,充当了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开路先锋。 ;他的作品一贯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色彩和高度的电影??技巧。 作品的特点是结构严谨、精致、场面处理得十分精巧连贯。 他的影片剧本一般都出自他自己之手,以富于画面形象感著称,一般都不必在剪辑上再加工。;克莱尔早期是先锋派电影的主将,其《幕间休息》富于幻想,手法新颖,一直被认为是“先锋派”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有声电影初期,他执导了影片《巴黎屋檐下》(1930)、《百万法郎》(1931)、《自由属于我们》(1932)、《七月十四日》(1933)“四部曲”;克莱尔最初的《巴黎屋檐下》,作品内容十分简单,叙述了一个街头歌手的恋爱故事。影片的视觉表现仍旧极为精彩。克莱尔几乎是一个电影特技的创造者,他在这部影片中,使用电影特技把现实主义和理性的世界变成为一个幻想和歌唱的场所。 ;影片获得了国际性的巨大成功,人们都赞扬由巴黎郊区一个歌手表现出来的法国情调和充满整部影片的平民的人情味、亲切感以及乐观精神。;然而,他的作品也往往由于过于表现法国巴黎的本土色彩,而并没有完全引起法国国内老百姓的兴趣。相反,在国外却深受欢迎,比如:《巴黎屋檐下》,在德国、美国、日本,甚至在整个欧洲都受到欢迎。 ;这部影片在国外流行的重要原因,就是作品尽可能地少使用对白,一切思想和含义都在人物的动作、眼神和歌曲中完成。这并不意味着他还停留在默片的视觉观念中,看过《巴黎屋檐下》的人,绝对不会否认那是一部真正的有声片。 ;他只是就对白的使用采取了极为慎重的态度。就在他翌年拍摄的《百万法郎》中,对自和影片中的声音、音乐及运动等方面的表现中,便自然地结合起来。;这部影片从一个贫困的法国艺术家‘,发现他在国家彩票中赢得了100万法郎开始,叙述了一段紧张而又风趣的故事,影片在努力地探索声音表现的同时,突出了克莱尔最感兴趣的主题——金钱和追逐的表现。 ;那件装有彩票的外套被小偷偷走后,接着就是一场疯狂的追逐,而后在众人的帮助下获得了成功,人们欢快地跳起舞来。视觉形象在最后通向欢庆的道路上,与惊人的想像力结合起来。 ;《自由属于我们》仍然是克莱尔这时期最为优秀的作品,影片表现了两个越狱犯,一个因一笔不义之财而成为了工厂主,而另一个则成为了这家工厂的一名工人。 ;新的生活并没有使他们两人真正地获得自由,反而却陷入了新的类似监狱的生活之中。这部影片始终不渝地探讨着片名的“自由”两个宇。 富有喜剧精神的克莱尔,在视觉造型的表现上,把两个中心人物处理得一高一低,一胖一瘦。;克莱尔的喜剧形式同样具有讽刺意义,他那工厂象监狱,监狱象工厂的讽喻,无疑涉及了社会问题。“在影片《七月十四日》中,克莱尔又回到他熟悉的主题,即民间歌曲、舞蹈、郊区风光、巴黎人的恢谐和不出恶语的争吵等等。” ;克莱尔在1935年后,离开了法国到英国工作。他通常自编、自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