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与对策.doc

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与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与对策

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与对策 字数:2498 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2015年7期 ??字体: HYPERLINK /Text/javascript:ChangeFontSize(zoom, 18); 大? HYPERLINK /Text/javascript:ChangeFontSize(zoom, 16); 中? HYPERLINK /Text/javascript:ChangeFontSize(zoom, 14); 小?? HYPERLINK /Print.aspx?titleid=jxg打印当页正文 HYPERLINK /Save.aspx?titleid=jxg下载   摘 要?   在中学教学中,历史的深度与高度由于受到历史“跨度”的挑战、学生“学情”的消解、自传“野史”的冲淡、刻意“抹黑”的打击以及教师“素养”的限制,逐步陷入困境。为了让历史教学“走向深度”,需要凸显教学的“学术性”,倡导历史教学与史学研究的统一;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识史”、“辨史”与“解史”的统一;凸显教学过程设计的“策略性”,倡导教学“情境设置”、“研学提升”与“价值导向”的统一。?   关键词?   初中 历史教学 深度?   历史不仅有跨度,更有深度与高度。对于历史教学来说,课堂承载的不仅是历史的知识,也是历史的道理,更是历史的良知与情怀。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人文情怀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历史的深度与高度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消解、冲淡,在挑战与打击之中陷入困境,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历史素养提升”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让一些历史课堂缺乏“历史味”。?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深度”困境?   1.历史“跨度”挑战历史深度?   从通史到详史,往往是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现用教科书的编写是以“全球史观”的理念为指导的,中外交替呈现,既保留了通史的模式,又融入了比较史学的方法,所蕴含的信息量极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一课时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很多,时间区域跨度大,知识信息之间的“时空阻隔”效应明显,这些都对历史教学的深度呈现构成挑战。因此,教师为了赶进度,顾及知识点的“全面性”不敢拓展。以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课为例,教学安排为两个课时,而教学内容涉及明清两代,跨度四个多世纪,包含政治体制演变与中外横向比较诸多知识点。知识庞杂,教学时间短,让很多老师不敢轻易拓展,导致教学中深度让位“广度”与“跨度”。?   2.学生“学情”消解历史深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学为中心”的理念成为大家的共识,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情”,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初中生来说,逻辑理性思维正处在发展期间,在认知的深度和高度上存在一定的限制。由于担心学生不吸收、不理解,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往往不敢对历史知识进行外围延伸与内涵拓展,有甚者将“浅尝辄止”看成是关注“学情”的体现,将“照本宣科”视作“稳重”,生怕“拔”得过高,“讲”得太深,导致脱离学情,从而不敢越“雷池”半步,以致课堂教学成为书本知识点的罗列、归纳,不仅没有体现出历史的深度,也没有真正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自传“野史”冲淡历史深度?   历史是枯燥的,也是有趣的,成功的课堂教学必然是生动活泼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趣味。不仅如此,历史更是真实的,历史的深度是建立在历史真实性这一基础之上的。“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研究的基本要求,要做到历史的客观真实必须首先保证史料的权威性与真实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些老师本末倒置,为了追求课堂的趣味性而忽视了历史的真实性,痴迷于野史,或者是对历史史料进行过度“加工”,有甚者以所谓的“故事”来解读历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斥着大量的野史与虚假信息,不仅内在地消解了历史的深度与高度,也不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4.刻意“抹黑”打击历史深度?   历史的形象本是“高大上”的,这种时间沉淀所形成的厚重感使得历史过往充满了“神圣光环”。然而,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历史的教学都存在一种刻意“抹黑”的现象。一些教师刻意丑化、扭曲某些历史事件、人物,或为博人眼球,造成轰动,或为凸显个性,博得出位,有甚者在课堂教学上抹黑历史人物、扭曲历史事件,以点带面,简单化、庸俗化,从而大大消解了历史的本来深度。?   5.教师“素养”限制历史深度?   不管是滥用“野史”,还是刻意“抹黑”历史,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素养问题。历史教师的道德素养不合格,缺乏一定的历史担当与使命感,就会将历史的研究与教学“儿戏”化。而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欠缺导致知识面狭窄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