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doc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教学计划与备课 学科 数 学 班级 任课教师 2013年 9 月 —— 2014 年 1 月 二0一三学年第一学期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 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习惯 知识技能 上学期多数同学对百以内的加减法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100道一半以上人数速度已经能保证在8分钟内。时钟也能准确认识,但是对写法还有些不准确的。R人民币存在不小的问题,小部分仍然对换算不清。这学期的课堂要重点渗透算理,再以口算效率,作业工整,思维拓展三方面入手带动班级的一个整体积极性。 二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二)全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 难点:竖式计算。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 57 课时,正课 18 周,总复习10 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时 间周次教学内容或活动内容课时9.2/81长度单位9.9/152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16/22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23/29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30/10.6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7/10.136角的初步认识10.14/207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10.21/278表内乘法(一)10.28/11.39表内乘法(一)11.4/1010表内乘法(一)期中测评11.11/1711观察物体/表内乘法(二)11.18/2412表内乘法(二)11.25/12.113表内乘法(二)12.2/814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12.9/1515认识时间/数学广角12.16/2216数学广角/总复习12.23/2917总复习12.30/1.518复习迎接测评1.6/1219复习迎接测评1.13/1920测评 三 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