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研究.doc

开题报告-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4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08年10月25日 研究生姓名专 业政治经济学学 号论文题目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研究 ——以台州市椒江区为例 一、本题的根据:1)说明本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3)参考文献 4)完成论文的条件和可能性 一、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把加快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一体化格局。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不断深入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存在,使农村劳动力在不同地理空间和产业间的配置转移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合理有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合理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也是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快速发展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填补劳动力缺口的需要;更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能,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经济发展所必须的。 研究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问题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1、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自1978年农村改革以来,党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11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农村的改革和农民生产,给我国农村带来了重大的变化。但是,“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困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仍然是构成经济增长基本要素的劳动力与资本、土地、技术等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配置经济增长基本要素,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实现充分的再就业,已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人均占有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数量过少,心然导致农业生产率提高缓慢,而成本却迅速增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足,这种基本态势不改变,“三农”问题就不能在根本上得到解决。 2、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的非农产业转移。从本质上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质上就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离开了农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高收入产业,收入增加,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民的货币收入总量增加,农业从业人数减少,这将使继续留在农业中的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比农业货币总收入的增长更快;三是大量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业,减轻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缓解了农村就业矛盾,为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四是增强了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在生产要素、资金、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打破了农村的封闭状况,促进了城市与农村的双向交流,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3、研究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中国的经济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剩余经济,整个中国都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特别是早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城乡分割的体制把农民固定在有限的耕地上,“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就地转移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病,如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农村人口两栖化,城乡发展无序化;而90年代后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离土离乡、进厂进城”的异地转移虽然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中盲目地转移出来,造成了新农村建设要素缺失,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下降,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难以的实现;二是农村劳动力过多过猛地涌入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民工潮”带来的“城市病”“社会病”日益严重;三是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猛推进,造成大量的“失地农民”,且转移不充分,造成大量无业居民。因此,如何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