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观的五彩水文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嘉应观的五彩水文化.doc

PAGE  PAGE 4 嘉应观的五彩水文化   嘉应观,俗称“庙宫”,位于河南省武陟县城东南13公里处的嘉应观乡二铺营村。嘉应观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皇帝为纪念在武陟筑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而修建的,是集宫、庙、衙三位一体的清代官式建筑群,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是治黄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有丰厚的水文化底蕴。   神龙文化   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嘉应观陈列的神龙史料中,有首创龙图腾的太昊伏羲。“中华第一龙”蚌龙和二里头“中国龙”等在嘉应观也有图文介绍。嘉应观铜制御碑上有雍正皇帝亲书的“特命河臣于武陟建造淮黄诸河龙王庙”。但是,嘉应观中的主要神灵不是通常的龙王,而是在民间被广泛信奉的各位大王、将军。这是因为?拿髑辶酱?起,民间黄河水神的形象,与官方龙王一统天下的形象有了很大差别。在沿河居民、渔民、船工、治河官员与河工中,普遍信奉由治水有功的官员和河兵转变为河神的大王与将军。清朝末年成书的《敕封大王将军纪略》对各位大王、将军有详细记载,而嘉应观也成为保存历史信息、研究黄河水神的标本和活化石。   传说中最早的黄河水神是河伯,而《河伯授图》的传说表明了河伯与大禹的传承关系。嘉应观最高的建筑是禹王阁,阁内塑禹王锁蛟像,站在阁上就可以看到茫茫黄河。中大殿主供的是御封四家大王,即金龙四大王谢绪、黄大王黄守才、朱大王朱之锡、栗大王栗毓美。金龙四大王谢绪本与黄河没有多少关系,因朱元璋的大力推崇使其成为黄河中最有地位的一位神灵。东西配殿内所供奉的十位龙王,有的有大王的封号,有的却只是历史上治河的功臣。即:白大王、潘季驯、王景、贾让、贾鲁、宋大王、刘天和、齐苏勒、嵇曾筠、林则徐。与大王有所区别的是,将军们生前大半是下层官吏、河兵和平民。具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治河的下层官吏转化而来的,第二类是生前有异常表现的人,第三类将军的形成,与祭河工程中的人殉大有关系,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嘉应观旧时有其塑像的杜(堵)将军与党(挡)将军。   古人把很多不能理解或不好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归结于神,认为一切事物都由神来主宰。这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是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现代人尊重自然更多体现在亲近自然、感激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基本精神。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强化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意识,努力实现人水和谐。   政治文化   “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人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康熙皇帝的话道出了黄河与国家稳定的关系。为了把黄河治好,历史上不少帝王宵衣旰食。康熙皇帝非常重视黄河治理,曾以三藩、河务、漕运为三大事,书写在皇宫的房柱上,六次南巡均到治河工地勘察。雍正皇帝重视黄河治理不让其父。康熙末年到雍正元年,黄河在武陟频频决口,洪水顺地势北流,水淹华北,威胁京津,震惊朝野。雍正一即位首先派出重臣堵复黄河决口,堵口成功后,命人建造嘉应观。雍正二年(1724年)河道副总督嵇曾筠常驻嘉应观,主持河南、山东两省河务,嘉应观成为治黄指挥中心,雍正七年(1729年)嵇曾筠移驻济宁后,彰卫怀河务道仍驻武陟。   嘉应观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治河经验,反映了黄河治理发展的轨迹,折射着黄河历史发展的脉络,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博物馆。有学者认为,是黄河把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了,是黄河让国家实现一统并走向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堵口文化   黄河堵口,历史悠久。古人就成功地创造了立堵、平堵和混合堵技术。堵口风险高,难度大,又不得不做。在长期的堵口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约定成型的堵口习俗和文化。一是堵口前要祭天祭神。西汉瓠子堵口,汉武帝亲临施工现场祭礼,沉白马、玉璧以求“河伯”的佑助。明、清时期,盛行请“大王”“将军”。清顺治年间封丘荆隆宫堵口,河官们把民工中一个叫党柱的人封为“挡将军”,还把他捆入埽内扔下河去堵口。二是建祠立碑,纪念堵口胜利。特别是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成功地堵口往往成为当权者树碑立传的好机会。“黄河图说碑”就是明朝刘天和在赵皮寨决口后专门刻制的。   正是在这种堵口文化影响下,雍正皇帝在武陟堵口及筑堤取得成效后,才下诏书修建嘉应观,以祭祀河神和纪念这次治河活动。嘉应观就是黄河堵口文化的一个标本。   黄河堵口文化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黄河堵口,对今天的治河工作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全河上下开展了大规模、群众性的防洪堵口、堵漏技术研究,并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诞生了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堵口工程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必将有更多创新成果的出现,使这一古老技术重放光彩,并在确保防洪安全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黄河的长治久安做出更大的贡献。   治黄思想文化   嘉应观纪念的治河人物集中体现了数千年治黄史中,在治黄思想上的纷争不断。而治黄思想的论争在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