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人艺何日再度辉煌.doc
PAGE
PAGE 6
北京人艺何日再度辉煌
在“曹禺、焦菊隐”时代,北京人艺经历了一个既辉煌又曲折而艰难的历程
所谓“已经过去的辉煌时代”,是指以曹禺为院长、焦菊隐为总导演的“曹焦”时代。它始于1952年剧院创建时,止于1992年7月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老一辈艺术家主演《茶馆》的告别演出。
在“曹焦”时代的整整40年中,它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2年至1956年,为酝酿辉煌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共演出了32个剧目。其中突出的优秀剧目有:《龙须沟》《雷雨》《日出》等。《龙须沟》的成功,经典剧目《雷雨》《日出》的演出,为以后北京人艺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通过《龙须沟》的创造,《明朗的天》等剧的探索,他们深深地认识到:中国话剧的根本出路在于民族化。
第二阶段,从1957年至1963年,为创造辉煌的阶段。这是北京人艺演出的高峰期。期间共演出了69个剧目,出现了大批优秀剧目,如《虎符》《风雪夜归人》《北京人》《名优之死》《骆驼祥子》《茶馆》等,以及外国剧目《悭吝人》《伊索》《带枪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等。《虎符》的探索,在北京人艺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虽然还不够完美,但它为话剧的民族化开辟了一条光明的大道,形成了北京人艺独特的风格。创立了以焦菊隐为核心的中国话剧的演剧学派(即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及其演剧体系。
第三阶段,从1964年至1977年,这是戏剧灾难的岁月。这14年间,共演出38个剧目(其中1967年至1972年为空白),几乎没有一个剧目值得保留。北京人艺同全国所有的话剧团体一样黯然失色。
第四阶段,从1978年至1992年,为显现并发展辉煌的年代。15年中,共演出66个剧目,涌现了大批新的优秀剧目,如《丹心谱》《王昭君》《绝对信号》《红白喜事》《小井胡同》《狗儿爷涅??》《天下第一楼》《李白》,外国剧目《贵妇还乡》《屠夫》《推销员之死》《洋麻将》《哗变》等等。在这一阶段里,显示出了许多富于时代色彩的新的特点:
1、在继承北京人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多元发展的趋势。
上世纪80年代,对于中国话剧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难忘的年代。当时的北京人艺,正是全国戏剧界的一个缩影,戏剧思想空前解放;创作热情十分高涨,老、中、青艺术家一起上阵,各领风骚;演出剧目丰富多彩,好戏连台。创作了《丹心谱》《红白喜事》《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李白》等颇有北京人艺演剧学派风格的新戏。另一方面,以林兆华为代表的中、青年戏剧家,在继承北京人艺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汲取戏剧的“新精神、新形式”,开拓北京人艺新的艺术疆域。他们站在北京人艺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石上,一手伸向西方现代派戏剧,一手伸向中国传统戏曲,并竭力寻找两者的融会点,创造出了《绝对信号》《狗儿爷涅??》这样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一种崭新的戏剧。《绝对信号》,开创了我国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先河,“实现了舞台表现人物心理空间的飞跃”。《狗儿爷涅??》,被文艺评论界誉为新时期话剧舞台艺术的经典。
2、上世纪50至60年代创造的辉煌,直至80、90年代才被充分显示出来。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焦菊隐于五六十年代创立的导演学派及其演剧体系,20多年后才被戏剧界的行家逐渐认识清楚。从1985年起,先后出版了《论焦菊隐导演学派》《探索的足迹――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等研究专著。并且,随着北京人艺影响的不断扩大,这一学派引起了国内外戏剧界的广泛关注。1992年,在北京人艺建院40周年之际,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外学者一致充分肯定这一学派对中国和世界戏剧艺术的独特贡献。同样,上世纪50年代创造的经典,虽然在当时得到文艺界许多有识之士的赞赏,但它们的美学价值、它们在中国乃至世界戏剧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它们的辉煌,直至80年代才显现出来。如1980年《茶馆》《天下第一楼》《推销员之死》等戏在国际的巡演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令笔者终身难以忘怀的是,1992年7月16日,《茶馆》在“悲壮”的气氛中,演出了最后一场。演出后,观众久久不肯离去。人们称这场演出是《茶馆》的“绝唱”。至此,于是之等许多老一辈艺术家告别了舞台。随着《茶馆》的“绝唱”,“曹焦”辉煌时代也基本上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有人说此时的人艺步履蹒跚,既不敢轻言放弃,也不敢轻言改变,老实而持重地在原有的轨迹上行走着。
北京人艺,不但给我们留下了一批舞台艺术的经典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演剧学派,而且还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治院经验
一、北京人艺是在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从中央到北京市委自始至终从精神到物质,对它给予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当年,周恩来总理对它关怀备至。一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