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谈戏曲音乐创作机制.doc
PAGE
PAGE 5
再谈戏曲音乐创作机制
争鸣平台
拜读了彭涓先生《为作曲包揽制“叫好!”》一文(《音乐周报》3月12日)后,笔者为能听到不同的意见而感到高兴,并愿就如两个问题与彭先生做些商榷:
一、整个中国戏曲音乐的主要成就,就源于“作曲包揽制”吗?
“叫好”一文认为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是刘如曾创作的,“样板戏”的一些京剧音乐作品,如《杜鹃山》《沙家浜》等也都是作曲家创作出来,并由此认定这些就是“包揽制”的成就。
事实果然如此吗?非也。
越剧《梁祝》早在越剧男班的时候就开始整理上演,袁雪芬在女科班时期就与马樟花合演此剧,在长达数年的演出中,唱词和唱腔逐渐丰富和成熟。1945年袁与范瑞娟合作演出此剧时创造了[弦下调],《梁祝》唱腔基本定型。刘如曾确实曾经参与过《梁祝》音乐的创作,尤其是1952年为适应电影艺术的需要,他对《梁祝》唱腔的过门、配器、乐队的建制以及场景音乐等作过大量的工作。然而,他本人从来没有说过《梁祝》是他一个人创作的,他常说:“这都是(不仅指“梁祝”)与演员合作,由演员主唱,音乐工作者提出意见,加以修改而成的”(《戏曲音乐概况》第3~22页)。仅以《袁雪芬自述》第288页的一段电影《梁祝?楼台会》曲谱为例,即可印证刘如曾教授此话确凿。该曲谱明确标示着“袁雪芬唱腔设计,刘如曾编曲 陈钧记谱”字样。袁雪芬是演员,刘如曾是作曲,当时的陈钧是琴师。由此可见《梁祝》音乐根本不是“叫好”所谓的是刘如曾个人创作的,而是一个典型的“三结合“制的成果。连袁雪芬本人都说《梁祝》“是集体智慧创造的标志”(《袁雪芬文集》第9页)。
谁都知道,绝大多数“样板戏”音乐并不是作曲家一个人之所为。尤其是最早推出的一批所谓的“样板戏”。如“《红灯记》《沙家浜》和《奇袭白虎团》等主要唱腔在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时就已基本定型。定稿于70年代初的这三出‘样板戏’的大部分唱腔基本上是沿袭1964年的唱法,只是个别的腔句和过门有所修改。”(海震《戏曲音乐史》第259页)我们并不否认专业作曲家对样板戏音乐所作的贡献,但总体看,不能说是某个作曲家个人的创作成果。
类似上述种种失实的情况,在“叫好”中还有很多,恕不一一澄清。但仅凭这两个案例,就已经足以看出“叫好”所列举的例证与事实完全不符,所谓“整个中国戏曲音乐的主要成就,就源于‘作曲包揽制’”的说法是毫无依据的。
二、究竟哪一种创作机制性能最好?
彭先生说:“我常和一些名演员打交道,他们都不识谱,音乐知识贫乏,每唱一次变一个样,最后只得请我酌处之”。又说演员“不懂”作曲法,“谈不上是完整的戏曲音乐创作”,现在的作曲法都“掌握在作曲家手中”,“包揽制”“是戏曲音乐发展的必然”,这番话意思十分明确,无非是说其它机制都不好,唯“包揽制”独好。
“叫好”根本就没有把“包揽制”为什么独好的理由说清楚,且将我国三种创作机制的性能作番比较:
1、演员负责制(~1942年) 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机制。戏曲演员既是我国戏曲音乐创作技法的创造者,也是直接的传承者。中国的戏曲作曲法,历来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这是一个最善于搞戏曲音乐创作的群体??论他们的创作技法,在《曲论》《顾曲杂言》《度曲须知》等许多古典论著中,都有概括和表述。论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在《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遏云阁曲谱》、《六也曲谱》等大量著作中,尽管挂一漏万,但也都有很好的体现。现在戏曲作曲家所拥有的戏曲作曲技法,从本源看也主要渊源于戏曲演员。
2、“三结合”制(1942年~1966年)这是一个海纳百川、优势互补和互相制约和发展的机制,它可以三结合、四结合。这里,古今中外所有凡有利于戏曲音乐生存发展的音乐思想、音乐人才和创作技术等都可以被接纳进来,各在其位,各尽其能,由此弥补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给“演员负责制”带来的某些局限。全国数百个剧种大量经典(包括大部分“样板戏”)的音乐作品和无数个流派唱腔,几乎都集中在此期间涌现,由此将戏曲音乐推向了极致,使整个戏曲声腔以及剧目唱腔等从粗放型的形成、传播阶段,提升到了精品乃至极品的时代。如越剧在此期间涌现了《祥林嫂》《梁祝》《红楼梦》《西厢记》等一大批经典剧目及其音乐,涌现了群体性的两代流派唱腔,越剧声腔也在此间一跃而为全国性的一大声腔。这是“三结合”制使戏曲音乐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作者组成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必然。由于该机制突出的是演员,其他人员实际上都是为演员服务,因此其最终的成果之一是唱腔流派的形成。这种机制的性能是其它两种机制无法比拟的。
3、“包揽制”(1966年~)这是在“三结合”制中排斥演员和琴师后形成的、唯我独尊的机制。
在彭先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