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心与和谐――《养心读本》代序.doc
PAGE
PAGE 4
养心与和谐――《养心读本》代序
心平过大海。/心为一身之主。/心平气和,五体安宁;/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养心自古以来就是哲人智士强调修炼的人生课题,更是人类无论经历战争还是与大自然搏斗、还是活在太平盛世都难以回避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生命体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活着的快乐与痛苦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身上内涵不同,但不能忽视的是,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调查研究都证实,人们的幸福感从来未必与物质生活的水平成正比,所以有“室雅何须大,心宽返少年”等等朴素而又蕴含深刻哲理的民间养心名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调查显示,2005年,72.7%的城乡居民感觉生活是幸福的,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左右。另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中先升后降,与经济发展曲线并不同步。这样的调查结论令人震惊,又引人深思。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应该增加幸福感,为何出现不成正比的升降曲线?一方面,事实上发展经济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人们增加幸福感,现在的中国人比改革开放前、20多年前要幸福得多。另一方面,如致力于“幸福学”研究的芝加哥大学教授奚恺元认为,“人们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很多和财富无关的因素。经济越发展,非物质因素对幸福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例如人们身体的健康、工作的稳定、婚姻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等。”许多专家认为,未来五年,有助于中国人提高幸福感的外界因素将会增加,但中国城乡居民未来对幸福的感受究竟会如何,既有乐观的预期,也有谨慎的判断。乐观的预期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以及“十一五”规划对于“民生”的强烈关注。谨慎判断的原因是,非物质因素、非财富因素对人们幸福感的体验有相当直接、相当微妙的影响。当下中国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也处于深度震荡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角色的转换、利益关系的调整、物质生活的差异使人有时难免“心为形役”,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失衡甚至是心理疾病。有关调查统计表明,心理和精神疾病已严重影响都市人群的生活质量、工作质量,而此类患者竟有三分之二的人意识不到去求医或自我进行心理调节。传统医学认为:养生百法,重在养心,修身行善,惟以永年。从本书所列的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养心箴言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养心文化内涵,自古以来养心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话语。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养心更不仅是一个医学话题、休闲话题,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文化学、管理学、法学等角度看,养心都是需要严肃面对的现实课题。宣传和谐文化、阐释养心理念、传播养心技巧是传媒应该肩负的文化使命。
2005年4月初,《周末》报在全国报业率先以《养心》作版名推出两个版,定位“智慧的开启、心灵的震撼”,讲求视野开阔、视角精巧,去大海拾贝;选登东西方哲理小品文,传播养心技巧、宣传和谐文化。一经推出立即受到读者的喜爱。《养心》在众多版面中显得特别恬静,这种恬静却颇具传播力度。在并不那么沉重的凡人、小事、细语中,透纸而来的是浓浓的对大自然、对生命、对人性的真切关怀。这种关怀散发着一种绵绵藏劲的文化磁力,吸引着寻求温暖慰藉的读者心灵。这种融入心理深层的阅读愉悦能够摆脱不同文化背景的牵绊,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细腻地交流,对人生的体悟、对挫折的醒悟、对成功的顿悟、对大自然的感悟润心无痕,有助读者清心、怡情、励志、益智。《养心》版推出不久,自然来稿就是报纸所有版面中最多的,读者来电、网络交流也最多,这是对编辑陈璐同志也是对编辑部全体同志最佳的激励。起初《养心》版置于15、16版,读者很快反映剪报、收藏不便,希望调整,为了让读者阅读、剪报方便,编辑部先后两次调整版面位置。《养心》版推出后,读者爱看、剪报收藏、发行量快速增长给我们启发,一是转型期办报要特别注意密切关注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的变化,要深度贴近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现实,贴近读者不断变异的阅读需求大胆快速创新;二是为了更加深层、集纳地传播养心技巧,宣传和谐文化,将《养心》版推出以来至近期刊载的小品文结集出版,方便读者阅读品览。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传媒及时准确地传播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满足人们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明素养的需求。和谐社会的要义是指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身心和谐是构建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的首要基础;天人和谐、人际和谐是构建身心和谐的必要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是实现人由内而外的全面发展。人生是一种向社会奉献和寻找精神内核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必追求完美,总会以欢笑、汗水或血泪岁月留痕。特别是信息时代来临、社会快速变迁所带来的迷惘和困惑,越来越多的读者要求媒体关注人心智的成长,关注人精神的健康,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