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戒》的生活原型.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受戒》的生活原型.doc

PAGE  PAGE 8 关于《受戒》的生活原型   新时期汪曾祺文坛复出后,我迅即抓紧与他同乡的有利条件,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了跟踪研究。他的《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一组以故乡高邮旧生活为背景的小说发表后不久,我就在《北京文学》发表了对汪曾祺作品的长篇评论(见《北京文学》1981年8月号),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与汪曾祺建立了长期的通信关系。他一生共给我写过38封信,其中1981年8月11日的来信,重点谈《受戒》的生活原型问题,兼及他当时的创作情况,并就外界有些人对他的作品一些不当看法作出了委婉回应。   这封信的全文如下:      建华同志:   8月5日来信看到。――我到青岛去住了半个月,昨天回来才看到。   我曾在《小说选刊》上发表过一篇《关于〈受戒〉》(大概是今年的第一期或第二期,我手边无此杂志),你要了解的问题,文中大都说了,你可以找来看看。   庵赵庄是有的。那个庵叫什么庵我已经记不得了。反正不叫荸荠庵,荸荠庵是我造出来的庵名。我曾在这个庵里住了将近半年,就在小说里写的“一花一世界”那几间后屋里。三个大和尚和他们的生活大体如小说中所写。明海是虚构的。大英子.小英子有那么两个人。   “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无甚深意,不必索解。   《莫名其妙的捧场》我昨天看了。他要那样说,由他说去吧。你要争鸣,似也可以。但不必说是有生活原型的。原因如你所说,小说不是照搬生活。   你的评《大淖记事》等三篇小说的文章,《北京文学》已发在八月号,再有十来天即可见广告。我在青岛还写了一篇《徙》,也是写家乡人物的。估计《北京文学》会用(我到青岛是应《北京文学》之邀而去的)。发表后,你可看看。一个人对一个地方,一个时期生话的观察,是不能用一篇东西来评量的。单看《受戒》,容易误会我把旧社会写得太美,参看其他篇,便知我也有很沉痛的感情。   问好!   汪曾祺   八月十一日      在这之前,我给汪曾祺去了一封信,向他提出三个问题:《受戒》中写的一切有生活原型吗?稿末写的“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寓意是什么?他自己对批评《受戒》的文章什么看法?汪曾祺及时给我复了信,对我提的三个问题逐一简复。   关于《受戒》发表的前前后后的有关情况,我在《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和《汪曾祺的春夏秋冬》(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两书中都曾作过详细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言。我只想强调一点,即,以描写高邮农村一个纯情农家少女小英子和小和尚明海之间的朦胧爱情的《受戒》,其所写的题材于今天看来,实在算不了什么,但在刚刚粉碎“四人帮”后不久、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春光在中华大地只不过才隐隐初现、而绝大多数人尚未完全挣脱多年来“左”的观念的束缚的特别时刻,写《受戒》、发表《受戒》、甚至公开表示喜欢《受戒》的人都需要具有超乎常人的勇气。正因如此,当《北京文学》的负责人李清泉偶然得知汪曾祺写了《受戒》,他立即敏感地觉得这是非常之作,其时,他还不太了解汪曾祺的情况,但他果断地辗转托人向汪曾祺索要了小说的手稿;而汪曾祺随稿附上的一纸短简,则明确地说:“发表它是要胆量的”;发表后,文坛瞩目,读者喜欢,评论家唐挚、张同吾率先在《文艺报》和《北京文学》公开撰文表示赞赏!《受戒》就这样成了众人瞩目的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支报春新花!   汪曾祺创作的以故乡高邮旧生活为背景的小说,并不是从《受戒》开始,甚至早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他就写了取材故乡高邮的《鸡鸭名家》、《戴车匠》等小说,但新时期之初创作并发表的《受戒》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汪曾祺文坛沉寂多年后的正式复出,也显示了他的创作从此迈入新阶段,走向成熟期。作者在《受戒》之后源源不断发表的取材于故乡高邮旧生活的作品,表现了健康的人性和美,具有感人肺腑的真情,也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他在当代中国文坛的独特地位。这些作品的诞生固然由于作者有一支化平淡为神奇的笔,更因为他一直坚持从生活出发,绝不天马行空地胡编乱造,不妨说,他的作品是从肥沃的现实生活土壤里绽放出来的美丽花朵,具有清新宜人的生活气息和不容置疑的真实力量。汪曾祺在《〈孤蒲深处〉自序》中明确地说:“我写小说,是要有真情实感的,沙上建塔,我没有这个本事。我的小说中的人物有些是有原型的。”这也是汪曾祺创作一个重要特色。还有一个可贵之处是,当汪曾祺被生活中的人和事打动后,他并不急着写到作品里,他固执地认为并一直坚守着这样一个创作原则:“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尽火气,特别是除尽伤感主义,这样才能写成小说。”(《〈桥边小说三篇〉后记》)   那么,《受戒》从生活到艺术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路呢?特别是作品中那个美丽如鲜花、清纯如泉水的小英子的原型到底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