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计算算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以MATLAB为环境 这里理论不做过多介绍,推荐一本专门讲解电力系统分析的计算机算法的书籍《电力系统分析的计算机算法》—邱晓燕、刘天琪编著。 这里以这本书上的例题【2-1】说明计算机算法计算的过程,分别是牛顿拉弗逊算法的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算法、P-Q分解算法。主要是简单的网络的潮流计算,其实简单网络计算和大型网络计算并无本质区别,代码里面只需要修改循环迭代的N即可,这里旨在弄清计算机算法计算潮流的本质。代码均有详细的注释. 其中简单的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是以我们的电稳教材为例子讲,其实都差不多,只要把导纳矩阵Y给你,节点的编号和分类给你,就可以进行计算了,不必要找到原始的电气接线图。 简单的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这里我们只是迭代算出各个节点的电压值,支路功率并没有计算。 S_ij=P_ij+Q_ij=V_i(V_i* - V_j*) * y_ij* 可以计算出各个线路的功率 在显示最终电压幅角的时候注意在MATLAB里面默认的是弧度的形式,需要转化成角度显示。 clear;clc; %电稳书Page 102 例题3-5 %计算网络的潮流分布 高斯-赛德尔算法 %其中节点1是平衡节点 %节点2、3是PV节点,其余是PQ节点 % 如果节点有对地导纳支路 %需将对地导纳支路算到自导纳里面 %% %输入原始数据,每条支路的导纳数值,包括自导和互导纳; y=zeros(5,5); y(1,2)=1/(0.0194+0.0592*1i); y(1,5)=1/(0.054+0.223*1i); y(2,3)=1/(0.04699+0.198*1i); y(2,4)=1/(0.0581+0.1763*1i); %由于电路网络的互易性,导纳矩阵为对称的矩阵 for i=1:1:5 for j=1:1:5 y(j,i)=y(i,j); end end %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 Y=zeros(5,5); %求互导纳 for i=1:1:5 for j=1:1:5 if i~=j Y(i,j)=-y(i,j); end end end %求自导纳 for i=1:1:5 %这句话是说将y矩阵的第i行的所有元素相加,得到自导纳的值 Y(i,i)=sum(y(i,:)); end %上面求得的自导纳不包含该节点的对地导纳数值,需要加上 Y(2,2)=Y(2,2)+0.067*1i; Y(3,3)=Y(3,3)+0.022*1i; Y(4,4)=Y(4,4)+0.0187*1i; Y(5,5)=Y(5,5)+0.0246*1i; %导纳矩阵的实部和虚部 G = real(Y); B = imag(Y); Qc2=0;Qc3=0; %原始节点功率 %这里电源功率为正,???荷功率为负 S(1)=0; S(2)=-0.217-0.121*1i+Qc2*1i; S(3)=-0.749-0.19*1i+Qc3*1i; S(4)=-0.658+0.039*1i; S(5)=-0.076-0.016*1i; %节点功率的P Q P = real(S); Q = imag(S); %下面是两个PV节点的无功初始值 Q(2) = 0; Q(3) = 0; U=ones(5,1); %1列5行的‘1’矩阵 %节点电压初始值 U(1)=1.06;U(2)=1.045;U(3)=1.01; U_reg=U; Sum_YU0=0;%中间变量 Sum_YU1=0;%中间变量 for cont=1:1:6 %这里的cont是迭代次数 for i=2:1:5 for j=1:1:i if i~=j Sum_YU0 = Sum_YU0 + Y(i,j)*U_reg(j); end end for j=i+1:1:5 Sum_YU1 = Sum_YU1 + Y(i,j)*U(j); end U(i)=( (P(i)-Q(i)*1i ) / conj(U(i)) - Sum_YU0 - Sum_YU1 ) / Y(i,i); U_reg(i)=U(i); %PV节点计算 %下面是把求出的U2、U3只保留其相位,幅值不变 if i==2 angle_U2 = angle(U(2)); U(2)=1.045*cos(angle_U2)+1.045*sin(angle_U2)*1i; Q(2)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