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传播.doc

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传播.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传播

PAGE  PAGE 10 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传播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摘要:人文精神是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石,也是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的学术根本。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表明,通过改变艺术设计教育的办学理念,建立健全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培育学生人文精神自觉等途径,能够很好地实现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传播,实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艺术设计 人文精神 人才培养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专业学科目录中,将中国高等教育界延续使用近半个世纪的“工艺美术”专业替换为“艺术设计”。伴随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浪潮,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学科不断细分,众多方向专业的子学科如游戏美术专业、影视动画专业等应运而生,规模空前繁荣。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实用的综合学科,具体表现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其价值内涵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一方面将艺术设计与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反映出它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间的意识形态关联 ,并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产品,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体现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实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⑴ 完成“人的灵魂的教育”的教育目标。调查发现,当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精神分离现象,就是说只注重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教学,不注重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人才的培养。为此,本文从人文精神传播的视角,探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一、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文教育缺失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可回溯到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①。在百余年发展历史中,艺术设计教育思想历经了从西学东渐的启蒙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逐渐完善和繁荣的过程。然而,这种繁荣难以掩盖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遗憾。具体说来: 首先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根基缺失。 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源于人文教育的失落,中国早期艺术设计教育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下,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强烈的国家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理念,沿着“非人文化”的特殊路径,相当程度上为西方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所左右。新中国的高等教育重建是以前苏联模式为标准,形成“重文轻理”的教育格局和精英主义的教育体制,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满足新中国国家建设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就是说,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以人生的普遍性也就是人类精神为基础,使个体的人的‘自然’、‘自在’达到人所具有的普遍性,这就是人类教化的一般本质。”⑵ 无视教育对人的自然天性的自有发展,就使得受教育者在思想上获得统一的格式化和整体意识高度的一致,丢弃了“人的灵魂的教育”的本质。 文革后,1980年代至1998年近20年我国高等教育依然是精英教育路线,“应试教育”的选拔机制波及学生受教育生活的启端,中小学升学率的高压导致基础教育在学生智力教育、能力水平、学科知识系统性、理论性间的高度竞争,忽视了作为人文知识诸如情感、社会伦理、个人意志、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培养。该时期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将学校教育人文内涵的缺失反映得淋淋尽致。作为 “应试教育”终端的高等教育,依然将科技、理性作为首要的急功近利的目标,而忽视了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整体而言,教育人文教化的衰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艺术设计教育也不可避免。 其次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理念模糊,缺乏办学特色。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在其发展中始终表现出典型设计与艺术相结合的特征。如何理清艺术与设计二者间的关系,在我国有着曲折的道路要走。作为“艺术设计”前身的“工艺美术”,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之初就没有在业界形成统一的认识和使用的范式。1912年12月,蔡元培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中曾使用过“美术工艺学校”来区别“美术学校”和“音乐学校”,在次年发表的《美术的起源》中则又改用“工艺美术”作为狭义的美术之一。”⑶ 这个名词组合看似只将“美术”和“工艺”换了位置,其深层可以反映“工艺美术”使用范式统一的困难。无独有偶,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把这门学科定义为“艺术设计学”。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又定名为“设计艺术学”。学科和学术名词的歧义在国家专业目录中的存在,无疑影响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