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近汪曾祺
先生经历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旧式地主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艺术的熏陶,中学时代就读于高邮县中学和江阴南菁中学,表现出强烈的爱好文学的倾向。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沈从文的指导,毕业后历任中学教师、历史博物馆员,建国后任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调至北京京剧团任编剧。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
先生著作
短篇小说集:《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羊舍一夕》
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
散文集《蒲桥集》《逝水》《孤蒲深处》《人间草木》《人间滋味》《人间有戏》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其散文《端午的鸭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艺术小品集:《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
京剧:《范进中举》
师生,挚友,沈从文
先生曾受业于沈从文——良师
在先生落魄时,沈从文伸手相助——挚友
梦见沈从文先生
先生与夫人
汪曾祺的夫人是施松卿女士。施松卿出身名门,是西南联大的高材生,就读于物理系,同杨振宁同班,后由于身体原因改读英文,当年施松卿风华正茂,有人问她为何选择当时外貌背景都不出众的汪曾祺时,她说她看中的是汪曾祺的才华。
先生的平静淡泊
文革时期,善待地痞;
《中国马铃薯图谱》
偏居陋室,仍潜心写作
处世淡泊,不计名利
先生自述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
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
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
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
“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不喜欢繁复浓重的风格,对画,对文学,都如此。” ——汪曾祺
真实与和谐:先生的美学追求
(一)以生活为本体的真实观
“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
“生活的样式就是小说的样式。”
“按生活本身的形式来结构作品”
“生活本身,不能容忍编造,典型是撒谎,修辞立其诚”
(二)“和谐”:先生追求的最高美学境界
“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
有益于世道人心,给人于希望,而不是绝望
不想对世界进行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严峻拷问
不想对世界发出卡夫卡那样阴冷的怀疑
先生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使日常生活审美化
古典主义名士风散文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
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他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
关于先生的赞誉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闻一多先生:
“文章比汪曾祺写得还要好!”。
铁凝:
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
黄永玉:
要是他还活着,我的画不会是后来的样子
先生的画
但我相信,他所建构的美学世界会一直吸引着我们,而他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那个可爱的老头远去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