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Ⅱ型轨道板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手册.doc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RTSⅡ型轨道板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手册

PAGE  PAGE 73 ***客专HHZQ-2标段 CRTSⅡ型轨道板无碴轨道 施工技术 ***铁路客运专线项目部 前 言 无砟轨道是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等取代散粒体道砟道床而组成的轨道结构型式,以其轨道平顺性好,整体性强、纵向、横向稳定性好,结构高度低,几何状态持久,以及维修量低,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在国外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致力于采用和发展无碴轨道工程技术,并取得了长足发展。毫无疑问,无碴轨道工程技术在世界高速铁路上的大范围应用将是大势所趋。 CRTS II 型板式无碴轨道通过水泥沥青砂浆调整层,铺设在现场摊铺的混凝土支承层或现场浇筑的具有滑动层的钢筋混凝土底座(桥梁)上,是适应ZPW-2000 轨道电路的连续轨道板无砟轨道结构型式。 新建***至***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HHZQ-2标段***局二工区无砟轨道工程,施工里程为先导段DK17+604.305~DK18+557.5,铺设标准板296块;正常段DK27+144~DK38+694,全长11.55km,铺设标准板3494块。桥上无碴轨道铺设占施工路段全长的88%。设计铺设无砟轨道标准板共计3790块。 全段轨道设计采用CRTSⅡ轨道板无碴轨道系统,双线一次建成,区间、车站内正线和道岔为无碴轨道。 一、轨道组成介绍 纵向连接锚固钢筋 预设断裂位置 轨道扣件 灌浆孔 横向预应力 1.1 轨道结构 图1 标准轨道板结构示意图 1.2 桥梁上轨道结构组成 桥上Ⅱ型板式无碴轨道系统主要分 4个结构组成部分。自上至下的结构为:20cm厚砼轨道板,3cm沥青砂浆垫层,19cm厚(直线段)砼底座板,“两布一膜”滑动层。 标准轨道板长 6.45m,板间纵向连接,横向设预应力,纵向每 9设预裂凹槽,槽深 4cm。轨道板在精调安装后统一进行纵向张拉连接(张拉锁)并成为整体;两端刺间底座板纵向跨梁缝连续,在桥梁固定支座上方通过梁体设置的剪力齿槽和予埋螺纹钢筋(含套筒)与梁体相连,使底座板与桥梁有着纵向传力连接。底座板两侧设置侧向挡块,挡块通过齿槽和予埋螺纹钢筋(含套筒)相连,保证底座板横竖向稳定及轨道与梁间的横向传力。 沥青砂浆垫层主要为粘接轨道板及底座板而设,标准厚度为3cm???使轨道板与底座板共同作用;底座板下设两布一膜滑动层,其中在梁缝两端各 1.5m 范围设置一层 5cm厚的硬泡沫塑料板(弹簧板),以减小轨道系统由梁端转角带来的附加力,梁固定端的硬泡沫塑料板设置范围内不设置滑动层,泡沫板与桥面通过胶合剂粘贴,梁活动端的硬泡沫塑料板下铺设底层土工布及滑动薄膜,顶层土工布仅延伸至板(弹簧板)下 10cm,硬泡沫板顶部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为配合底座板的设置,在桥梁两端路基上设置摩擦板及端刺,以限制底座板中的应力及温度变形,确保无碴轨道的稳定。具体结构详见下图。 桥梁间隔缝(含梁与桥台接缝)、端刺与路基过渡段、不同线下结构过渡段以及不同轨道结构过渡区域,Ⅱ型轨道板与底座板间设置剪力筋通过钻孔植筋的方式连接。 图2 桥梁上直线段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3 桥梁上曲线段轨道结构示意图 1.3 路基上轨道结构 路基上轨道结构包括路基防冻层、支承层砼(无筋)、沥青水泥砂浆联结层、轨道板。路基上的曲线超高通过支承层下的防冻层控制。如图4所示。 图4 路基上轨道结构示意图 二、铺设前的准备工作 铺设无碴轨道前,线下主体工程应全部完工,检验合格,未完成的附属应不影响无碴轨道的施工。即最少要满足以下条件: 1、桥面验收完成; 2、线下工程沉降评估完成; 3、桥梁附属(防护墙)完成(便于安装CPIII点); 4、CPIII网建立并通过评估(间距50m一个)。 5、临时端刺区的规划,底座板施工前,应根据管段长度和轨道板铺设计划,合理确定临时端刺区个数和位置,一般每3~5km设置一个。 2.1 桥面验收 桥面高程。梁端1.5m以外部分的桥面高程允许误差±7mm,梁端1.5m范围内不允许出现正误差。使用精测网进行复核检查。对不能满足要求的应提交专题研究,确定处理措施。 桥面平整度。3mm/4m。使用4m尺测量(每次重叠1m),每桥面分四条线(每底座板中心左右各0.5m 处)测量检查。对不能满足3mm/4m要求,但在 8mm/4m 范围内的,可用1m尺复测检查,应满足2mm/1m要求。对仍不能满足要求的,对梁面进行整修处理。 相邻梁端高差。不大于10mm。采用 0.5m水平尺进行检查(在底座板范围内对观感较差处进行量测)。对大于10mm处应进行专门处理,或一侧梁端采取落梁措施或较低一端用特殊砂浆修补。 梁端1.5m范围的梁面平整度。要求为2mm/1m。不能满足要求时,打磨处理,直至符合要求。 2.2 桥面附属施工 2.3 CPIII网 GPS基准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