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76.浅谈边疆地区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毕业论文
PAGE
XXXX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毕 业 设 计(论文)
浅谈边疆地区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习形式:业余□ 函授□ 夜大□ 脱产□
教育层次:高起本□ 专升本□ 高起专□
教 学 点: XXXX学院理学院
年 级: 2009级
专 业: 物理学
学 号: XXXX
学生姓名: XXXX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XXXX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XXXX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成员名单
姓名职称单位备注XXXX副教授 XXXX学院理学院主席(组长)XXXX 教 授XXXX学院理学院组员XXXX讲 师XXXX学院理学院组员XXXX讲 师XXXX学院理学院组员XXXX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摘 要
初中物理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物理课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笔者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学相关知识,并借用一些其它学科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初步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边疆地区;物理教学;培养 ;实验;观察;能力
目 录
前言……………………………………………………………………………… 1
1 实验能力………………………………………………………………………… 2
1.1 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1.2 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1.3 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
1.4 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1.5 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5
2 观察能力………………………………………………………………………… 6
2.1 加强对观察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6
2.2 激发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目的……………………………………………… 7
2.3 学会观察方法,注意观察顺序……………………………………………… 7
2.3.1 全面观察………………………………………………………………… 8
2.3.2 重点观察………………………………………………………………… 8
2.3.3 对比观察………………………………………………………………… 8
2.3.4 循序观察………………………………………………………………… 9
2.4 坚持长期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9
2.5 做好观察总结,概括科学结论……………………………………………… 9
3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
3.1 处理教材内容、精心选择、编制应用题…………………………………… 11
3.2 培养认真分析题目,让学生正确的理解题意……………………………… 12
3.3 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解答权…………………………………………………… 13
3.3.1 探索解决问题的规律,允许解答的个性化……………………………… 13
3.3.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3
3.4 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实践、拓宽教学时空………………………………… 13
结论……………………………………………………………………………… 16
参考文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