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岔检修工艺4-5.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线岔检修工艺4-5

线岔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列车时速200km/h区段,线岔检修的技术标准、检修周期、检修作业程序、检修方法、缺陷处理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京广提速区段正线接触网检修 2检修标准 2.1单开道岔定位 2.1.1道岔柱应位于道岔两线间距0~400毫米(一般为300~350毫米)处。 2.1.2线岔交点距道岔定位点的距离应大于2.5米。 2.1.3连接200km/h速度段的单开道岔,从道岔开口线间距1050毫米开始至线岔交点范围内,两支接触悬挂的接触线应设在受电弓半宽的同一侧上方;其它线岔从道岔开口线间距800毫米开始至线岔交点范围内,两支接触悬挂的接触线必须设在受电弓半宽的同一侧上方。 2.1.4始触区内不得装任何线夹。 2.1.5侧线尽量延长一跨(≥30米)后方可下锚。 2.1.6在道岔定位的前一悬挂点(指岔尖侧方向上的支柱),两支悬挂的接触线也应在线路中心线的同一侧。 2.1.7在道岔定位的前一悬挂点(指岔尖方向的支柱),侧股悬挂的接触线应被抬高300-500毫米,在线岔交叉处,侧股悬挂的接触线应被抬高10-20毫米。在线岔交点外,直股接触线和侧股接触线相距侧股线路中心线和直股线路中心线500-600毫米处设置交叉吊弦两根,两吊弦间的距离为150毫米加上两接触线的相对位移值。 2.1.8单开道岔标准定位时,支柱位于道岔两线间距为600毫米处,此时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轨距630~800毫米的横向中间位置正上方处,偏差为±50毫米;复式交分道岔标准定位,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道岔对称中心轴正上方。 2.1.9交点位于设计规定范围内,拉出值不大于400毫米,非支抬高符合要求。 2.1.10线岔区两支承力索垂直间隙不应小于60毫米。 2.1.11由侧线与侧线组成线岔时,两工作支在相距500毫米处应等高,允许偏差20毫米,非工作支应高于工作支50~100毫米。 2.1.12线岔的编号应以其所在的道岔编号命名。 2.1.13 在线岔交叉点处,正线应位于侧线的下方, 限制管内两接触线上下滑动间隙为1-3毫米,导线能自由伸缩移动,无卡滞,限制管安装正确。 2.2对于复式交分道岔,两接触线应相交于中轴支距的中点:对于交叉渡线,两支的交点应位于两渡线中心线的交点处。上述两种线岔允许横向和纵向偏差均为50毫米,两接触线相距500毫米处应等高,允许高差20毫米。 3检修周期:6个月 4 准备工作 4.1 人员10-12人。 4.2 该工作需停电进行。填写第一种工作票。 4.3 工具:梯车、滑轮、大绳、扭铁板、钢丝套、水平尺、钢卷尺、线坠、 温度计、安全用具、防护用具、钢丝刷、木榔头。 4.4 材料:限制管、电连接线夹、绑线、定位线夹、 平头销钉、平垫片、开口销、吊弦线夹、铁线、黄油。 5 检修步骤 5.1 确认停电,接好地线,做好防护。 5.2 测量交叉点的位置是否合适。 5.3 测量两工作支接触线间距500毫米处距轨面连线是否符合要求。有一支为非工作支时,检查非工作支抬高是否符合要求。 5.4 检查电连接是否状态良好。 5.5 检查限制管的位置及活动间隙是否符合规定。 5.6 检查各部线夹,防松垫片安装是否正确,紧固有油。 6 缺陷处理 原则:在调整线岔时,对于标准定位一定要注意导线的拉出值、坡度及跨中偏移值。对于非标准定位也要保证其拉出值不大于450毫米。调整时应尽量先调整侧线及非工作支, 不到位时可再调整工作支。 6.1 导线交叉点的纵向位置符合要求(在630-800毫米之间)但横向位置偏移(即偏离交叉角平分线)超出规定时(偏移超过±20毫米) 6.1.1 测定偏移方向和具体偏移值。 6.1.2 调整线岔定位点处的拉出值,使之符合要求。 6.1.3 重新测量。 6.2 两导线交叉点的横向位置符合要求,但纵向位置超过规定(在630-800毫米)之外时 6.2.1 当小于630毫米时,调整两定位点拉出值,减小交叉角。 6.2.2 当大于800毫米时,调整两定位点拉出值,增大交叉角。 6.3 当两工作支导线相距500毫米处高差超出规定,在保证正线导线高度的原则下,调整近处吊弦达到规定要求为止。 6.4 导线交叉点纵向、横向位置均超出规定 6.4.1 根据情况,将限制管两固定线夹松动,调整至正常位置(必要时拆除)。 6.4.2 将线坠挂于正线导线上,位于两内轨距630-800毫米内,然后调整该线定位拉出值,直至位于630-800毫米的横向中间位置; 6.4.3 调整侧线定位拉出值,直至该导线与正线交于线坠处, 则该点就是两导线交叉点,若上述方法达不到目的,则要重新确定支柱定位位置或利用其它方法调整。应校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