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电子教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时 一、《我爱这土地》 知识目标:理解诗中暴风雨,土地,河流,黎明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技能目标:能有感情,节奏正确流利的朗读。 情感目标:反复朗读中理解诗中所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爱。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节奏正确的朗读。理解几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学习难点:体会诗歌所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诗歌品味、熟读成诵 学法指导:反复朗读,查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歌表现的意境。 教具学具:录音、投影仪。 学习过程: 一、导入:了解预习情况: 请学生谈谈所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写作背景等。 二、 根据学过的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来共同学习探讨这首诗歌“读、品、诵、谈” 三、 进入学习的第一层次“读”:自读,听读、自读 四、 学生通过自读讲、归纳朗读要求或注意方面 声音(响亮、激昂);感情(投入;沉稳、雄浑);节奏(鲜明停顿安排重音突出);语速(适当变化有起伏) 1 学生自读 2 播放朗诵录音,出示投影片:关注节奏、重音;熟悉全诗 3、请学生根据自己归纳的几点要求自己试读全诗(放声朗读): 自由地放声朗读,整体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 请某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并请同学点评; 五、 进入学习的第二层次“品”:意境美、音乐美、语言美 解释意象:包含诗人强烈感情的物 ???思考讨论 1 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这些意象都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请讨论每个意象到底象征比喻着什么? 2 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并说即使是“嘶哑的喉咙”也要歌唱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如何理解最后两句?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暴风雨”:象征比喻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国土的践踏、蹂躏;“汹涌”的河流:象征比喻中国人民满腔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比喻革命斗争声势浩大、从不间断;“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比喻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的生活;点出体会意境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即使是“嘶哑的喉咙”也要歌唱;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 怎样朗读能让人体会音乐美? 指导学生反复朗诵,把握内在的感情和外在的节奏。 六、进入学习的第三层次“诵”:指明要求,学生练习: 朗诵指导后,学生上台朗诵并点评; 七、进入学习的第四层次“谈”: 学生上台漫谈,可谈感受,品特色或发疑问。 八、布置作业,迁移练习 选择一首你最喜欢诗歌,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读、品、诵、谈”的方法进行探究型学习欣赏。? 《乡愁》学习设计 学习目的: 1、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4、初步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作者作品简介导入。 (二)诵读:   1、试读、范读。①节奏;②重音;③感情。2、教读、学读。教师范读第一节,指导学生在诗中标记节奏、重音。然后学生学读。 3、练读、点读。4、赏读。欣赏著名主持人陈铎的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体会诗歌的感情。 (三)品读。 1、简析课文,教师示例。 2、学生发言,教师评点。 (从赏析的角度,语言的表达等方面)? 3、教师小结,归纳整理。 (学生听记,形成一个“板块式积累”)? (1)从整体结构上,A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B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上,C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D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 ?? E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 (3)从词句运用上,F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G美在叠词的运用上。 H美在每节诗中长句和短句的运用上。 ? (4)从思想感情上,I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 J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K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四)解读。 诗歌的语言言简而意丰,这首《乡愁》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摹出来。 1、分组交流,互评互荐。 2、各组诵读,教师评价。 3、师生合作,诗文共赏。 (集体读一节诗,教师读第一节诗的解读文字,其余三节解读文字由学生朗读。配乐:二胡演奏曲《江河水》) 生(读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师(读文):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

文档评论(0)

we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