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節 成形模
I 成形模標准結構及功能
II.成形模的設計作業流程總則
III成形模設計繪圖作業流程細則
准備工作
向產品主導者索取應備資料:
沖床規格;
是否采用機械手;
確定成形形式;
有無外導柱(若有其規格與置放結構);
確定脫料方式;
定位方式(有無內鉤孔定位或其它定位方式);
相應的參考結構(見附件五:參考結構圖);
打板行程及貫壓深度;
產品的料號、品名;
組員一定要確認上述內容是否具備.
打印產品圖(見附件一)、展開圖(見附件二)、前工程圖(見附件三)、本工程圖(見附件四)各一份.(如果產品為反面置放即毛邊向上則還需列印一張經過左右MIRROR后的本工程圖.)
了解產品結構,看懂每一個部位,了解前一工程及本工程﹑后一工程工程內容,明確本工程做什麼?理解其設計原理與方法,檢查工程圖排配是否合理?繪制是否正確?產品工藝處理是否合理?
在本工程圖(或經過MIRROR后的)中用手標出模具中需避位的位置、方向(上、下模)和避位深度,必要時寫清楚避位的大小或畫出避位的草圖.必要時須對工程圖的折彎線進行處理.
結構確認及前置作業
首先確認成形方式
確認下模結構
a:折刀尺寸
b:滾輪直徑
c:打板的貫壓深度(成形直段)
d:壓料方式(用彈簧還是用氣墊)
e:下模各模板的厚度
f:定位方式
確認上模結構
a:脫料方式(頂料脫料,滑塊脫料,外刮板脫料)
b:上模各模板厚度
c:上模板結構(分塊方式,是否中間板,上模板厚度,滑塊角度與行程).
把本工程的圖元變成LOUT層插入新圖檔,註意料帶是否需要翻面,側視圖是否需要鏡像,折彎線是否需要處理.
把前工程的工程圖元變成SUPPOSE層,插入新圖檔后放在LOUT層不要炸開,這時把上面的二個塊疊在一起組成設計時要用的料帶圖.
(其詳細的操作步驟請參考“成型模工程圖處理過程演示.avi”)
繪制模板及五金零件
選用下拉菜單“成形模\結構設定”選項,根據前面所准備的資料作相應的填寫(一定要填寫正確資料),然后利用“成形模\繪折刀”選項繪制折刀,在命令提示下,選取料片折彎線(折彎線有時會經過自己一些處理),繪製折刀,(折刀的參數可自己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義).
完善下打板外形並做成多義線.
再選用下拉菜單“成形模\模架繪製”選項,在命令提示下,定義BASE圓,選取折刀外形,選擇合適的外導柱形式,模架可以繪製.
根據產品的實際情況,繪製合理的上模板與上墊板,同時合理排配上模部分的五金零件,尤其是上模脫料用的頂料銷的排配,其排配方式的確定,參考本教材第七章 第七節 頂料銷.
根據前面選擇的壓料方式,合理排配下模的壓料彈簧,壓料彈簧的排配方式,參考本教材第七章 第五節 彈簧.
繪製案內:選用下拉菜單“成形模\零部件繪製”選項中的定位, 在命令提示下,繪製案內和其零件圖.定位方式的確定,參考本教材第七章 第八節 定位銷(塊).
繪製結構圖:完成上述內容后選用下拉菜單“成形模\畫結構圖” 選項,在命令提示下,繪製結構圖,同時把繪製好的結構圖另存新檔,取名為***TL.DWG
(其詳細的操作步驟請參考“成型模結構設定及自動繪制過程演示.avi”.)
自主檢查
完成上述工作后不要急於標註尺寸,填寫圖框,寫出註解,而是自主檢查.
檢查模具結構:上﹑下模板,下打板尺寸﹑結構是否正確,間隙是否合理.
檢查上下墊腳排配是否合理.
A. 下墊腳排配原則:
保証不會與下托板夾模槽或定位槽發生干涉(以夾模槽圓心為圓心,半徑40MM的范圍內不能排配墊腳).一般墊腳間距要大於等于160MM,否則左右兩邊墊腳至模座邊需大於50MM, 便於叉車搬運. 若有外導柱時,註意連接螺絲頭不能與外導柱壓塊(直徑30MM)產生干涉.
下墊腳高度的選取應根據模具的閉模高度和下模高度(若需走機械手,下模高度取固定取值,),以及相應沖床的適模范圍決定;下墊腳的數量:小模具2~3個;大模具4~6個.下墊腳一般先考慮受力重點部位(如限位柱下面,折刀下面).
如模具為氣墊結構還應考慮機床的頂杆位置和模具頂杆的排配.
B. 上墊腳排配原則
長度=模座的長度-50MM(單邊);寬度=80MM (一般值)
排在受力重點部位,且要保証不與上托板夾模槽干涉.
一般只橫排排兩塊.若模具較大時,可考慮多排幾個或將墊腳寬度加大至100MM.模具較大時可考慮排三到四個,有時考慮受力也可豎排.
調整五金零件位置,檢查排配是否合理.
五金零件排配原則如下:(在實際操作中,根椐具體情況可作適當的調整)
1) 五金零件排布一般順序:內導柱→內㈥角螺釘→固定銷→等高套筒→(彈簧→頂料銷→案內銷)
2) 五金零件代號(一位大寫字母加一位阿拉伯數字)如下:
A1→An 內導柱 B1→Bn 內六角螺絲
C1→Cn 固定銷 D1→Dn 彈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