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复习题辩析.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名词解释 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土壤肥力:土壤能够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气和热的能力。 3、土壤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是以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特殊矛盾为对象,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分异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4、土壤剖面:由地表向下做一垂直切面,这种垂直切面称为土壤剖面。 5、土层:土壤剖面由若干大致呈水平分布的形态、性质不同的层次构成,这些土壤层次就叫做土层,也叫土壤发生层。 6、土壤剖面构型:土体构型是指各土壤发生层有规律的组合、有序的排列状况,也称为土壤剖面构型 12、土壤腐殖质:土壤有机质中暗色无定形的高分子化合物。 13、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成最终产物的过程。 14、土壤腐殖化过程: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为腐殖质的过程。 15、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指土壤水分能够被植物吸收的性质。 16、土壤水量平衡:指土壤水的收入与支出的量等于其变量。 17、土水势:一个衡量土壤水能量的指标,可判断土壤水运动的方向、限度等。 18、土壤通气性:土壤因有孔隙使空气能够在其中流通的性能。 19、土壤质地:指土壤中不同粒级的土粒的构成比例。 20、土壤结构:指土壤颗粒的排列组合方式。 21、土壤胶体:微细(1-1000毫微米)的土粒都具有胶体的特性,因此称为土壤胶体。 22、土壤溶液:土壤水因溶解了各种可溶性物质而成为溶液。 23、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代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代换量的百分数。 24、土壤缓冲性能:由于土壤具有吸收、代换阳离子的性能,从而使其具有对酸和碱起抑制作用的能力。 25、绝对年龄:土壤从形成直到现在所经历的时间。 26、相对年龄:指土壤的发育程度或发育阶段。 27、粘化过程:土壤中由于次生层状硅酸盐黏粒的生成或经淋移、淀积而导致黏粒含量增加的过程。 28、盐渍化过程:指易溶性盐类在土体上部的聚积过程。 29、潴育化过程:土壤处于干湿交替的情况下,铁、锰被氧化还原而发生的淋溶淀积过程。 30、碱化过程:指土壤吸收复合体上钠的饱和程度很高,经水解后释出碱性物质使土壤呈强碱性引起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过程。 31、诊断层:用来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 32、淋溶土:指湿润土壤水分状况下,石灰充分淋溶,具有明显黏粒淋溶和淀积的土壤。 33、褐土:弱淋溶土之一,形成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中生夏绿林下,具褐色粘化层、风化度低,因表层为褐色腐殖质层而得名。 34、棕壤:淋溶土之一,因有棕色淀积黏化层而得名,经历强烈的淋溶黏化过程和腐殖质累积过程而形成。 35、黄棕壤:淋溶土之一,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杂生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弱富铝化、粘化、酸性土壤,界于黄、红壤和棕壤地带之间,土壤性质兼有黄、红壤和棕壤的某些特征。因有黄棕色淀积黏化层而得名,经历强烈的淋溶黏化过程和腐殖质累积过程而形成。 36、黑钙土:钙积土之一,在半湿润、干湿季明显、草原植被下,经历腐殖质累积过程和钙积过程形成。 37、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土壤分布大致沿着纬线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带状变化。 38、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土壤分布大致沿着经线呈东西更替南北延伸的带状变化。 39、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指随着山地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随之发生规律性变化,从而使土壤分布也随着有规律更替的现象。 40、灰化过程:是在寒温带、寒带针叶林植被和湿润的条件下,土壤中铁铝与有机酸性物质螯合淋溶淀积的过程。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钙的碳酸盐发生移动积累的过程。1、简述国外土壤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是土壤地理学的创建时期,其代表人物是俄国的道库恰耶夫。他发表《俄国黑钙土》一书,首先提出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和土壤地带学说。他认为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空间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还提出土壤调查和制图及以土壤剖面性状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等研究方法。从而创立了以发生学观点来研究土壤的发生学派,为土壤地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20、30年代以来,苏联学者继承和发展了道库恰耶夫土壤发生学理论,对土壤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特别是生物和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威廉斯指出,物质生物循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美国马伯特把道库恰耶夫学说引入美国,并以土壤剖面等土壤本身的性态为研究核心,制定出美国第一个土壤分类系统;詹尼以函数数学公式定量地描述土壤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发展了道库恰耶夫学说。 1.对生物圈的影响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理化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土壤圈中的各种限制因素对生物起不良的影响。2.对大气圈的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