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学与问》课件王云强综述.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学与问》课件王云强综述

读句子,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 不懈探求:对于问题,真理的探索求知永不疲倦。 稀奇古怪: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 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从哥白尼的故事,领悟到什么? 学会发现问题,多多提出问题。 哥白尼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 勤学好问 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 ? 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 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又该怎么做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 学习第三段 理解:什么叫“能者”? 确实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 什么叫“能者为师” ? 为师 能者 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正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面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自由读3自然段。思考上面的问题。 (我们应该多提问题)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关于这个道理,孔子也说过这样的句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说明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认为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是耻辱. 从哥白尼的事例上,我们真正认识了问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杭州钱塘人。沈括的科学贡献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等领域。著有《梦溪笔谈》,本书全面总结了宋朝以前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在世界上享有极高声誉。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评价沈括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1979年7月1日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70命名为沈括。 沈括(1031—1095) 北宋科学家、文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祐八年(1063)进士。曾任扬州司理参军、提举司天监、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知延州、龙图阁学士等职,参与王安石变法。晚年隐居润州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平生博学善文。所著《梦溪笔谈》不仅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分极其珍贵的遗产,也是一部重要的笔记文学著作。 沈括(1031—1095) 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你觉得沈括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沈括是个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 的人。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 “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沈括的疑问 妈妈的解答 “仍然”这个词说明什么? “仍然”这个词说明什么? 说明沈括时时挂念着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和探求,所以来到深山的寺庙里才能有所发现,明白诗中的道理。 这个事例说明“善于把 ( 勤学好问)和 (观察思考) 结合起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学习,结果几年下来,他却一无所获;老大得到了有“问”字的半块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