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基本理论框架 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中,国民收入恒等式为: 经移项整理后得: Y=C+I+G+X-M X-M=Y-(C+I+G) 以B代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帐户差额,则有: A代表国内支出总额,即A=C+I+G, 结论:国际收支盈余是吸收相对于收入不足的表现,而国际收支赤字则是吸收相对于收入过大的结果。因此,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最终都是要通过改变收入或吸收来调节。 B=X-M=Y-(C+I+G) B=Y-A (二)货币贬值效应分析 对前面公式增量形式可得: 如果货币贬值影响经常项目帐户差额,只可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①收入变化;②吸收量变化。 △B=△Y-△A 货币贬值对收入有直接效应△Y, 对支出的效应则可分为两部分: △A=c△Y+△Ad 所以 △B=(1-c)△Y-△Ad 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实际效果要取决于三个因素:①贬值对实际收入所产生的直接效应;②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③贬值对吸收的直效应。 货币贬值对收入的直接效应: ①闲置资源效应; (+) ②贸易条件效应;(-) ③资源配置效应。(+) 货币贬值对吸收的直接效应,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货币贬值导致通货膨胀的结果。 ----通货膨胀效应(+): 物价上涨,购买支出增加; ----实际现金余额效应 (-) 随着物价的上升,人们实际上持有的现金量就变得更少,要维持实际现金余额不变,结果一方面可减少他们的实际支出,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出售他们的其他资产持有更多的现金。 ----收入再分配效应 (-) 工资收入 利润收入 ----货币错觉效应 (-) 人们重在注视物价而忽视货币收入,尽管货币收入也可能按比例上升,但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减少需求和消费。 三 、国际收支货币理论(Monetary Approach) 假定条件:(1)一国经济处于长期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其实际货币需求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2)货币供给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实物产量;(3)购买力平价长期内成立, “一价定律”得以成立。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国际收支货币理论通过下面的简单模型来说明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Ms= m(D+F) Ms=Md Md=m(D+F) F=Md/m-D Md/m D F0国际收支赢余 Md/m D F0国际收支逆差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1.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现象是暂时的,可以通过货币调节机制自行消除。 2.本币贬值会提高国内价格,这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导致对名义货币余额需求的增加。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会通过减少支出来满足增加的名义货币需求,从而国际收支状况将会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本币贬值对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效应只有在货币供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3.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失衡可以立即由汇率的自动变化而得到纠正。国际收支货币理论更赞成浮动汇率制。 四、国际收支调节中的政策搭配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经济增长; 2、保证较高的就业率; 3、低而稳定的物价; 4、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二)米德冲突 1951年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提出的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在汇率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经济均衡,这会导致开放条件下的特定区间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现象。 一国内外经济出现不平衡的四种情形 内部经济 外部经济 衰退 逆差 衰退 顺差 通货膨胀 顺差 通货膨胀 逆差 (三)政策搭配的原则和方法 政策搭配目的----兼顾内外经济平衡。 1、丁伯根原则。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 2、罗伯特.蒙代尔的政策指派和政策搭配理论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搭配) 每一个政策目标应该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IB——内部经济平衡线 左下:衰退; 右上:通胀 EB——国际收支平衡线 左下:顺差; 右上:逆差 货 币 财政 EB IB 1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