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笃行农业创新 不畏挑战科研报国.docVIP

慎思笃行农业创新 不畏挑战科研报国.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慎思笃行农业创新 不畏挑战科研报国.doc

慎思笃行农业创新 不畏挑战科研报国   从目前来看,世界化肥施用理论技术创新能力的严重滞后已经开始影响粮食安全。众所周知,土壤中的养分供应比例是决定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多数土壤磷素养分供应不足,即使含磷较高的土壤种植作物,氮磷施用比例至少也要达到1:0.667,但我国目前的氮磷实际施用比例仅为1:0.33,因此,氮磷施用比例极不合理影响育种技术创新和作物品种潜力的充分发挥,是最终导致每公斤化肥增产粮食严重下滑的重要原因。“调整氮磷施用比例”成为了我国土壤肥料专家的共识。就职于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的褚清河研究员面对着如此紧迫的大形势,提出了调整氮磷(钾)比例是遏制下滑趋势与提高我国粮食单产的有效措施。用最佳比例指导施肥,化肥创新将会重振雄风,我国的粮食产量将会大大提高,农产品品质因化肥的不合理施用而下降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化肥施用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局面也将被扭转。在数十年的科研历程中,褚清河博士慎思笃行,不畏挑战,始终把国家的发展,把人们的安康作为自己的使命,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研发成功的“数字化施肥技术”真正做到了因土因作物对症施肥,使得土地生产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   大胆质疑,醉心科研   1957年,褚清河出生于娄烦县一个贫困的普通农民家庭,自小勤学好问,善于思考。1973年,他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在务农的这几年里,他学会了耕、种、锄、犁等各种农活,同时也看到农民尽管付出了辛劳和汗水,可是让粮食增产增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让他陷入深思,怎样帮助农民获得好收成变成他努力的方向和目标。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褚清河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考取了山西农大土壤农化系,在这里,他开始了对自己梦想的追逐。   褚清河在山西农大求学期间,他对土壤供肥和作物如何吸肥等知识如饥似渴地汲取,但在老师讲授作物营养与施肥时,他却对施肥最小因子理论百思不解并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一百多年来这一理论一直无人提出异议。而褚清河觉得,施肥最小因子理论,老师并没有讲出它经典在什么地方,课本中也没有叙述理论提出的背景和试验依据。他觉得植物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具有主动吸收和选择吸收土壤养分的功能,植物对土壤养分离子的吸收存在相助作用,即增施某一养分有助于植物对另一养分的吸收。因此,在土壤相对最小养分因子的含量不为零的情况下,增施最小因子以外的其他养分因子不可能不具有增产作用。显然,最小因子理论与植物主动吸收和选择吸收及离子相助作用的理论相悖。此外,他还认为,即使土壤施肥存在最小因子,相对最小的养分因子也不可能仅为一个一种情况,应该还存在一个或几个缺乏程度相同的情况。这些疑问一直萦绕在褚清河脑海里。到了1982年,褚清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工作,在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对最小因子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学习和思考,褚清河对李比希最小因子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确信他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更坚定了在这方面拓展研究的决心。最终,经过不断的田间试验,褚清河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1984年时,褚清河与同事有幸主持和承担了省科技厅三川河小流域治理项目。在不断的实践中,褚清河设计了单施磷肥处理和施磷肥基础上不同氮用量共计6个处理、3次重复的氮肥用量田间试验方案,磷肥施用量为山西省化肥网试验确定的最大施肥量。从播种开始每隔17天取土测定土壤养分含量、谷子植株氮磷钾含量。同时,在不同处理0-2米深度内每20厘米打钻取土测定土壤水分含量。所有肥料均在作物播前一次施用,以后不再追肥。他从试验发现,谷子植株氮含量以苗期最高,苗期以后谷子植株体内氮含量呈逐渐递减规律,苗期植株体内氮含量高者,以后各时期也高,而苗期植株氮含量高者产量必然也高。由此得出,谷子的产量水平是由谷子苗期的氮素吸收水平决定的结论,而谷子苗期吸收氮素水平的高低又受土壤施氮量和氮磷施用比例的影响,这也是作物吸肥的普遍规律。为了验证这一规律,他又在水稻、小麦上分别作了大量的试验。据此,褚清河提出了作物播种前一次施肥新理论,认为土壤肥力水平和养分对比关系决定着作物的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比例。如果基肥施氮量达到土壤最大施肥量,追肥不仅不会增产,相反还会降低产量水平。由此及彼,他发明了依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直接计算作物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比例的“数字化施肥技术”。他又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土壤施肥配比理论,即土壤种植作物存在平衡与不平衡土壤养分类型,并具有相应氮磷和氮磷钾最佳施肥比例。作物要获得高产,氮磷在作物耐肥性允许的任何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下均需施用,而钾只有在缺乏即最低量营养物质时才需与氮磷配合施用,否则就会降低作物的产量水平,这是施肥的基本原则。   这之后,他深入研究作物育种理论和方法问题,破译了土壤施肥与育种联系的“密码”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