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大众传媒的变迁》.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教学设计 ? 课题: 大众传媒的变迁 科目 历史 教学对象 高一 课时 1 提供者 武姝 单位 山西省孝义中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概念:第三媒介、第四媒介 (2)了解和掌握报刊业的起步、发展、繁荣情况,认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 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掌握影视事业的发展情况。认识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媒介”——互联网的普及及其优势。 过程与方法:(1)制作表格对四种媒介进行归纳总结。 (2)在活动与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大众传媒的变迁实际上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也对人民的生 活产生影响。学会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发展。 (2)懂得辩证地看待互联网。互联网的优势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但它是 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辩证地看待它,才不 会给青少年的生活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二、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 大众传媒的变迁选自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程标准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报刊是印刷媒介,出现的最早;影视是音像媒介,真实再现社会生活;互联网作为电子媒介有着传统媒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三种媒介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社会方式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体会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能够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资料容易搜集,趣味性强,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影视和互联网方面的知识较多,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参与课堂教学,为师生互动奠定了基础。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相关的图片、资料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2、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在教师布置的探究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归纳问题答案,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3、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掌握大众传媒的发展变化情况,认识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搜集有关报刊,影视的图片、文字或影像资料,分析比较各类媒介的特点,思考这些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以小组的形式汇总搜集到的资料,制成宣传片,展示大众传媒的变迁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训练自己的设计和编辑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资料引入:(人物图片: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跨越60年的一步——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行的相关新闻报道。(“神十”成功升天的报道。 问题设计:同学们对以上人和事了解和熟悉吗?你们是通过哪些途径或渠道知道这些人和事的? 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介绍大众传媒产生的必要性。 众说纷纭: 从师长朋友处得知;听广播;读书籍、报纸杂志;看电视新闻、影视作品;上网等。 从学生所熟知的人物和热点话题入手,自然地将话题引到大众传媒上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解传媒业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道理。 报刊业的繁荣 课前,我们分了四个小组:报刊组、电影组、电视组和网络组,各小组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下面请“报刊组”汇报展示你们的成果。 问题设计1:举例说明中国近代报刊对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结论:从总的趋势看,报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问题设计2: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发展情况如何?结合课本,谈谈报纸有哪些功能。 报刊组总编介绍: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大众报刊业”特别为广大读者奉上《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史》专刊。(展示历史小报,并传阅)设有一下栏目:报纸的故乡——中国、报刊与时代的变迁、报刊业发展的前景与困惑等。下面请本期报纸的各位栏目编辑为大家一一进行介绍。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种类多、数量多,报业集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