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经济危机 原因 表现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课标: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 涅夫 戈尔巴 乔夫 苏联成立— 苏联解体- 1922.12.30 1991.12.21 20C苏联的主要领导人有哪些? 俄国十月革命 1917 年11月(俄历十月) 列宁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非常时期” “非常政策” 严峻的形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 外 评价 内容 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 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经济极端困难) 祖国母亲在号召 1918年9月,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苏维埃共和国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 1.背景: 1)前提条件: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国内因素:地主与资产阶级等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 3)国际因素: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4)战争破坏:长期战争造成苏联经济极端困难 2、内容 1、农业: 2、工业: 3、产品分配: 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 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4、劳动方面: 3、目的 (1)直接目的: 解决战争的危机,巩固政权。 (2)主观目的: 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列宁选集》 4、评 价 历史作用: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失 误: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1921发生经济政治危机,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延伸:在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事例也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辩证原理的? 太平天国运动;人民公社化 2、政治危机 原因 表现:农民、工人、士兵 1921年春,苏俄所面临的形势: 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农民不满、工人罢工、士兵叛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的反对。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列宁开始重新思考一条新的探索之路…… 三、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工人、农民不满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2、标志: 列宁在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 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制 内容 政策 (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平均主义) (按劳取酬) 3、内容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 固定粮食税 政府对国企实行经济核算,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实行自由贸易 实行工资制 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理解历史 4、特点和实质 (1)特点: 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实质: 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原理: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5、评价: (1)实践:标志着苏维埃工作重心的转移,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2)理论: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