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原父子海棠诗笺证.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散原父子海棠诗笺证.PDF

散原父子海棠诗笺证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 上海 200062)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陈散原、陈寅恪父子的海棠诗的源流,发现其内在精神具有深刻的联系。这两代诗人 都有一种自觉的精神寻父的索求过程。这一场过程的诗意,既体现在一场隐秘的持续对话中,也体现在寂 寞的心灵相守中。 关键词:陈散原;陈寅恪;精神寻父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小 引 海棠为盛春花事,有色无香,诗中格韵甚高。晚唐两宋诗人有不少吟咏,以韩偓、苏轼 等作最为传诵。历代海棠诗有两项特点可注意,一是与牡丹、梅菊等相比,海棠不仅不能居 于文化意义系统之最中心地位。1 而且吟咏较为晚起,某种意义上更是“新”花,即李德裕 所谓“外来花木”。2 二是海棠又往往与送春、暮春相关,联系着某种即将消逝的美好价值。 近代诗人陈散原陈寅恪父子写过若干首海棠花诗。散原在 1902、1904 年和 1912 年十余年间, 写过五首海棠诗。而寅恪则在 1935、1936 年和1945、1948和 1950 年也前后写过五首海棠 诗,不仅数量相同,而且散原两次写海棠诗间隔的时间,与寅恪前后间隔的时间也大致相当。 如果有些数字纯属偶然巧合,那么细绎这两代诗人的海棠诗,其内在精神无疑具有深刻的联 系,这两代诗人,都有一种自觉的精神寻父的索求过程(散原与宝箴、寅恪与散原)。这一 过程的诗意,既体现在一场隐秘的持续对话中,也体现在寂寞的心灵相守中。发掘此一诗案 的意义,不仅可以肯定,义宁陈氏的海棠诗,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优美、最有丰富深刻意 蕴的海棠诗,而且是从一个侧面,有助于古代诗学传统的重新发明,同时也有助于二十世纪 人文思想遗产的再认。是为小引。 我们先来看陈三立写于 1902 年的《余寓园经去岁积涨花木尽萎独海棠数小株盛开感 赋》: 往者淫霖为禍灾,三尺涨潦埋蒿莱。园居几榻隔涛浪,鱼鳖戢戢嬉高台。嘉卉瓖木尽烂 死,蚀入地底殭根荄。其间大杏六七树,花时烂漫赪霞堆。莺鹊狂翻宾侣赞,日绕百市倾金 壘。祇今兀立枝干秃,生意剥洩缠殷雷。亦有千竿作丛竹,陨叶漫诞连莓苔。桑槐梨枣惯满 望,龙蛇之阨随摧颓。嫣然春色断不尽,海棠三两偏繇开。垂丝细朵斗妩媚,璎珞珠蕊明琼 瑰。朽株槎枒若丧我,独映红紫笼纤埃。飞寻蜂蝶无意绪,咫尺光景从惊猜。世间万事换窠 臼,盛衰荣落谁论哉。猥抱愚昧测苍帝,而曰倾覆栽者培。戕杀肆虐岂有择,妆偶不死遗墙 隈。长养雨露冒恩泽,玲珑栏楯遮灵胎。至人玩物通造化,春际天地还生哀。魂翻眼倒呼竖 子,为我赤脚移远梅。[1] 诗题已经点明:一场大暴雨之后,百花枯萎,而海棠独盛。这正是诗旨所在。后来陈寅 恪说:“诗若不是有两层意思,便不是好诗。”[2]这首诗从最初浅的意义上说,无疑也有两 层意思,一是赋,即写于真实的一场大暴雨之后,描写寓园一片狼藉中的海棠花开。如 1 果我们将写于两年后的“海棠两丛凝雪色”,“历历阿爷手布列”联系起来,则可知这里的 海棠原是散原父右铭老人亲手种植,写实的意味更浓了。二是比兴,看似写花,实有寄托。 即将暴雨喻为一场大灾难的到来,将花喻为美好的事物遭受摧残,而海棠独秀于破败零落之 中,表达诗人对于“盛衰荣落谁论”的某种揣测,又象征着某种希望。未尾“至人玩物通造 化”,以自然现象,来暗示哲人对历史的眼光。因而,以海棠为寓托的意味也很浓。从所感 所见,到玩物悟理,已透露出融合赋与比兴于一炉的写法的自觉。那么,诗人通过海棠究竟 悟到的理是什么呢? 1902 年前后的中国社会,刚刚经过一场庚子之难,义和团在血与火之中,快速地兴起, 又快速地消失。留下的重大影响是,保守不行,变革才是唯一生路。张之洞等人的东南互保 也已初见成效,隐然拉动着北方的朝廷更往开新、变革的方向走。散原老人这时的身份虽是 隐居于西山的“散人”,却对社会时局有着异常的锐感,诗中的一场大暴雨,即喻庚子事变 之后所带来的中国巨变。一个以自上而下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