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矽穿孔
矽穿孔
班級:微電四甲
學號:4983A043
姓名:施俊成
目錄
1. 矽穿孔(The?Via?Revolution) 4
1.1. 矽穿孔(The?Via?Revolution)簡介 4
2. Charge Coupled Devices 6
2.1. CCD簡介: 6
3. 蝕刻(etch) 8
3.1. 蝕刻簡介 8
3.2. 蝕刻種類 8
3.3. 電漿蝕刻簡介 12
3.4. 何謂電漿 12
4. 矽穿孔技術的3DIC類型 13
4.1. 晶圓級封裝(wafer?level?packaging) 13
5. TSV技術製作 14
5.1. 激光鑽孔(laser?drilling) 14
5.2. 深反應離子蝕刻 15
6. 前段製程(Front?End?of?Line?) 16
7. 後段製程(Back?End?of?Line) 16
圖目錄
圖1. 1 3D堆疊技術 3
圖1. 2 打線接合 4
圖1. 3非打線接合(Wire Bonding)[6] 5
圖1. 4 矽芯片的光轉換成圖 6
圖1. 5 CCD的圖像 7
圖1. 6 等向性與非等向性蝕刻之示意圖 8
圖1. 7 式蝕刻成果圖 11
圖1. 8激光鑽孔機(laser?drilling machines)[7] 14
圖1. 9 FEOL [11] 16
圖1. 10 BEOL [11] 16
矽穿孔(The?Via?Revolution)
矽穿孔(The?Via?Revolution)簡介
簡稱矽穿孔(The?Via?Revolution):
其設計概念是來自於印刷電路板(PCB)多層化的設計,TSV可像三明治一樣堆疊數片晶片,是一種可以電力互相連接的三次元堆疊封裝(Stack Package),TSV使2D平面晶片配置技術演進至3D堆疊技術錯誤! 找不到參照來源。[1]。
圖1. 1 3D堆疊技術
TSV 立體堆疊技術,包含晶圓的薄化、鑽孔、以導電材質填孔、晶圓連接等,將所有晶片結合為一[1]。
TSV 的晶片堆疊並非打線接合(Wire Bonding)的方式,如圖1.1,而是在晶片鑽出小洞,從底部填充入金屬,作法是在每一個矽晶圓上以蝕刻或雷射方式鑽孔(via),使其能通過每一層晶片,再以導電材料如銅、多晶矽、鎢等物質填滿,而形成一通道道(即內部接合線路)來做連接的功能,最後則將晶圓或晶粒薄化再加以堆疊、結合(Bonding),作為晶片間傳輸電訊號用之堆疊技術[1]。
圖1. 2 打線接合
圖1. 3非打線接合(Wire Bonding)[6]
TSV技術讓連接線也可在晶片中間,並不侷限於晶片周圍,使得內部連接路徑更短,相對使晶片間的傳輸速度更快、雜訊小、效能更佳,同時可達到高密度構裝,並可應用於異質晶片堆疊,如類比及數位、矽基及三五族、記憶體與射頻等[1]。
TSV的立體互連技術比打線接合(2)具有更短的互連路徑、更低的電阻與電感,以及更有效率地傳遞訊號與電力,還擁有不限制裸晶堆疊數量等優勢,CMOS Sensor、記憶體已在採用TSV 技術,未來基頻、射頻、處理器等應用趨勢愈來愈明顯[1]。
TSV 製程包括了先鑽孔(Via-first)及後鑽孔(Via-last),後鑽孔的挑戰性較低應該先被應用於市場上,其構造較大也較容易製成,對於市面上SiP(System in a Package)或其他應用有較高度的連結性,因此是封裝業較為熱門的研發領域[1]。
Charge Coupled Devices
CCD簡介:在20世紀70年帶發明了電荷耦合器,發現原來的應用程序存儲器件。它們的光敏感的特性,很快就利用成像應用,產生了重大的天文學革命。望遠鏡的集光力提高了近兩個數量級的。如今的CCD攝像頭和一個15厘米望遠鏡的天文愛好者可以作為一個的攝影板和一個1M的望遠鏡配備的20世紀60年代的天文學家收集盡可能多的光。CCD的工作,在矽芯片的光轉換成的圖案的電子電荷。這種模式的電荷被轉換成一個視頻波形,數字化並存儲為一個圖像文件的計算機上。
光電效應是基本操作的CCD。圖1. 4所示,原子在矽晶體中的電子佈置在離散的能帶。較低的能量波段被稱為價帶,是上頻帶的導帶。大多數電子佔據的價帶,但是可以通過加熱或吸收一個光子被激發到導帶。這一過渡所需的能量為1.26電子伏特。一旦在此導帶中的電子是自由移動的矽晶體的晶格中。留下一個“洞”,在價帶中的作用就像一個帶正電荷的載體。在沒有外部電場中的空穴和電子會很快重新組合和被丟失。在CCD的電場被引入除了掃這些電荷載體,並防止重組。
圖1. 4 矽芯片的光轉換成圖
圖1. 5C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