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纲有序有效.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纲有序有效

有纲 有序 有效 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备考 华南师大附中 徐冰 一、关于“必考” 2011年考纲表述: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B)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B)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C)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C)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 (一)“必考”阅读的命题特征 (1)阅读文本的选择 多选文艺理论性文章,涉及思想价值的评判与艺术鉴赏; 力避艰深难懂,文字简明平白。有概念,不繁多,含义明确。 (2)阅读文本的篇幅 文本篇幅多在1000~1500字范围。 近几年广东高考“必考”阅读选文 2008年《诗与直觉》(朱光潜) 2009年《自由和科学》(爱因斯坦) 2010年《不可无“我”》(钱谷融) 2011年 《美和美的东西》(蒋孔阳) “必考”命题特征 (3)选择题的设置 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侧重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 示例: 2010年全国卷II(第5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 【题目设置】 A.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了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明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 【题目设置】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必考”命题特征 (4)需要适度的迁移。 有的设题,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 示例:2008高考广东卷第13题 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C)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示例:2011年广东卷第15题 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1分)当一群大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林时,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里是难得一见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面临危险时,原来的美就消失了。这表明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3分) (二) 学生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 “五缺” 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 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 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 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 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三)备考对策 1.注重训练文本的典型性和多样性。 “文本的典型性”是指阅读的文本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有较鲜明的时代感。容量适中,思路明确,命题点清晰而有层次。 “文本的多样性”是指按照考纲要求 ,将论述类类的文章分类再细化。如可分为政论文章;评论性文章(文化现象评论、生活现象评论、观点争鸣等)等。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系列训练。 备考对策 2.注重强化统观意识 必须引导学生强化整体感知的意识,养成做题前一定要通读全文的习惯,学会理清基本思路,整理阅读印象。避免先入为主,被文章局部的内容或话题而提的某些问题所牵引,关注了次要问题而忽略了主要问题。 备考对策 3.注重提升把握文本结构层次的能力。 应该引导学生强化文本结构意识,懂得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的基本方法,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层次分析把握行文思路,进而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重点或文本中心。 具体点拨上要给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的基本方法,比如:如何抓文中具有提示、总括、过渡、照应作用的标志性语句;如何把握语句衔接的特点,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等。 备考对策 4.注重训练筛选、提炼信息(观点)能力。 ①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