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是一项终生修炼——学校德育的创新艺术
教育是一项终生修炼——学校德育的创新艺术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班主任研究中心 齐学红 qxuehong@126.com) 关于教育的若干命题: 教育不违背常识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教育是一项打动心灵的艺术,因此,对于开启人的心智的任何艺术手段,都应该成为教育可资借鉴的资源,如音乐、绘画等。 教育是需要理想的 [现状调查] 学校里什么工作最让教师头疼?—— 67%的老师认为是德育工作,其次是教学工作,再次是后勤工作。学校里什么工作让你最不满意?------- 54%的学生选择了德育工作,其次是后勤工作,再次是教学工作。 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处境: (1)网络和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 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传统的学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正面临着信息时代中小学生的挑战;这种挑战包括教师的知识权威和道德权威。很多教师发现,自己所带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难管理,重不得轻不得;除了升学考试的压力外,来自学生及其家长的压力在增大;另外,就是来自媒体的暴力;当媒体、学生、家长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学校时,学校教育必须作出回应; ? (2)学校德育自身的问题: 其一:应试教育的残酷竞争压力,使得师生的生存状态不佳,道德教育处于边缘状态;在应试教育大的社会背景下,道德教育实际上被迫走上了一条唯道德知识灌输的边缘化道路,道德教育改革外部社会环境的缺乏,使得理想的德育课程方案难以落到实处。道德教育改革需要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其二:道德教育及其改革表现出来的纯粹知识的灌输以及纯学理的分析批判,导致道德教育自身情感性的缺失,与师生情感世界、生活世界的脱节,致使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游戏化的取向,道德教育成了皇帝的新装,大家心照不宣的一场游戏。人们对此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就像领导到某地参观,地方当局所作的表面文章。换句话说,道德教育自身的神圣性已荡然无存,她与人的信仰、信念之间的关联性似乎并不存在,而是走向了一条世俗化的道路。(三好生评价改革) 其三: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下,政治课不得不走上了一条狭隘的学科化发展道路,与其它之间的学科地位之争,是政治课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处境;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下,政治课如何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政治课的学科特性是什么?政治课如何同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体验融合,教学生求真、学做真人? 教师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关于班主任批评权的争论 不道德的社会如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德性? 学校教育不再是一片净土——钱权交易、学术腐败、教育公平难以实现;高考集体舞弊现象 班级文化生态的恶化——管理主义取向,具有教育意义的师生交往的缺失; 教育的两难困境——批评权谁来赋予?权利与责任的讨论 教育者总在讲着言不由衷的话语——教育的虚伪性、诚信的缺失 ? 一、学校德育工作缺乏魅力的原因 被称为“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水”(孙云晓) 1、社会期望与德育效果之间的不对称;(学校德育不能承受之重) 2、德育付出与德育回报之间的不对称; 3、德育工作与德育评价之间的不对称; 4、德育高标与实际地位之间的反差——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政绩工程,学校德育形同虚设。 5、德育目标(或内容)与途径方法的不对称: (1)劳动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道德教育——教会做人;“道德是否可教” (4)公民意识教育 (5)爱国主义教育 (6)理想教育 (7)“三观”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8)环境保护教育 (9)卫生教育 (10)青春期教育 (11)民主法制教育 (12)青春期教育 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学校德育——有所为有所不为 目前学校德育内容之庞杂可以说无所不包,而各项内容分属性质不同、各有差异的知识体系: (1)行为规范问题(包括:道德规范、法律规范、行政规范等); (2)价值观念、价值取向问题; (3)个性及心理状态问题。 不同内容需要不同的途径与方法。 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引导学生学习做人 悖论:道德是否可教? 内容的模糊需要从德育概念的厘定开始: “德”或“德育”的概念: 指的是诉诸舆论或良心调节的人际关系中起码的行为准则。 道德教育需要做减法,而不是一味地做加法。 现实困境:无法避免的师生冲突 你被学生伤害过吗?也许每个老师的回答都是相同的,尤其是普通中学的老师。经过几年的经验总结,我把这种受伤归为以下几类:(1)直接受伤型: 某天某课上:女生甲在低头看卡通书,老师走过去伸手欲将书没收,女生甲奋起反抗,坚决不允,声称:我没有影响你上课嘛。并扬言:你没有权利没收我的书,不然我们就请媒体来,让你失业,师:“……” (2)间接受伤型: 某天某课上:一群男生热火朝天的讨论着某韩国明星,老师实在忍不下去了,让其中笑的最欢的一人站到后面去,男生看了老师一眼(眼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