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网络梳理及重难点突破.doc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网络梳理及重难点突破.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网络梳理及重难点突破.doc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网络梳理定海一中 刘敏敏 一、知识构建 二、重难点突破 1.种群与物种的区别 (1)概念不同: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条件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后代的一群个体。 (2)范围不同:一般来说,种群是较小范围的同种生物的个体总合,而物种是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种生物的种群组成 2.指数增长与逻辑斯谛增长的比较与联系 指数增长 逻辑斯谛增长 概念 生物种群在理想条件下,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形式,大致呈现“J”形 种群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最后趋于稳定,大致呈现“S”形 产生条件 食物、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等“理想条件” 环境条件如空间、食物、天敌等制约,存在环境阻力 特点 种群起始增长较慢,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个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倍数增长,又称“J”形增长 种群经过一段开始期后,呈加速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开始减速增长,到K时便停止增长,又称“S”形增长 曲线图示 种群增长 率曲线 种群增长 速率曲线 相互联系 “S”形曲线是自然状态下“J”形曲线发展的必然结果 注:在“J”形曲线中增长率是不变的[增长率=(第二代个体数—第一代个体数)/第一代个体数,增长速率=增加的个体数/单位时间],而“S”形曲线中的增长速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而不断减小。种群增长速率由小变大,到曲线中点(K/2)最大,以后又逐渐减小。所以,种群数量处在K/2时种群适合捕捞,而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很小。 3.种群特征的表示方法 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存活曲线等特征可以以坐标图、柱状图、表格等多种形式出现。现简单举例如下: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指幼年个体数多,老年个体数少,种群数量会逐渐增加;稳定型指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适中,种群数量会保持相对稳定;衰退型指幼年个体数较少,老年个体数较多,种群数量会逐渐减少。因此除了用教材中年龄金字塔的表示方法之外,还可以用下图表示: 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方法比较: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常采用样方法,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采用标志重捕法。微生物(如酵母菌)可采用取样法,然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2)相同点:一般情况下,要逐个计算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研究者通常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此方法称取样调查。无论是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还是微生物取样法都应用这个原理。 (3)联系:样方法除适用于植物外,还适用于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蚯蚓。 5.种群与群落的关系与比较 (1)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生物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个中无奈的集合体,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依靠这种关系使各种生物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其关系可表示为:种群之和=群落,或种群 群落。 (2)种群与群落的比较: ①种群专指这个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而群落则泛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因此群落囊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种群。 ②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的研究范围则是种间关系。 ③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等特征;群落是生物种群组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 ④种群与群落都是“动”与“静”的统一体,种群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维持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主要通过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等实现;群落的形成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不同地理位置的顶级群落也不相同。 6.群落演替的类型比较 类型 内容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 原先由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 速度 缓慢 较快 原因 土壤基质贫瘠,不存在生存能力的种子等 土壤基质和环境条件较好,如存在有机质、生命的胚种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草 兔 狐 狼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营养级别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所属类型 主要是植物 食草动物 小型食肉动物 大型食肉动物 营养状况 自养 直接以植物为食 以食草动物为食 以小型食肉动物为食 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沿此渠道进行 (2)食物网:是由于动物食性复杂、种类繁多而构成的多条食物链交错成网状。即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可能被多种生物捕食,一种生物可能捕食多种食物。 食物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