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四组主题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第四组主题设计说明

?????? 六年级第四组主题设计说明????义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主题是“外国名篇名著”,它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组选编的四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科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篇梗概加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四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注目。结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紧紧围绕《鲁滨孙漂流记》,“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 ????本组编排的目的:一是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二是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三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集中安次小语人的智慧,尤其是一线教师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把“概念圈”的教学理念引入单元导读课,并贯穿单元整组教学之中;把学生的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外国名篇名著”能够滋养孩子的心灵,引领他们向前;并力求用较少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体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特点,这也是一直困扰一线教师的谜团。希望安次小语的设计会对诸位同仁有所帮助,有所启迪。 本单元用9课时完成: 第1课时??单元感知部分(导语+整组浏览) 第2——4课时??体验学习第一部分(《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 《在人间》) 第5课时??体验学习第二部分 (《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6——9课时??整体提升部分 (口语交际+习作部分+单元总结课) 单元教学目标: 1、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 2、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 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的兴趣。 2、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学会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4、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感悟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珍爱人生。 教学难点: 1、学会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3、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流程: 一、单元导读课(!课时) 1、用趣味语文中的“巧问妙答”这个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部分外国作家或作品的相关图片,视觉冲击仍旨在激趣。 3、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及学习目标。 4、出示学习表格,浏览整单元内容,小组合作填写。 要求: ????·浏览四篇课例,填写表格的相关内容。(黑体是必填部分) ????·浏览回顾·拓展四的相关内容继续填充表格。 ????·交流读过、听过的外国名篇名著,继续完善表格。 ?? 利用表格的形式,使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把获取的相关信息加以整理。一方面,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抓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在“外国名篇名著”主题下形成一个“圈”,统领整个单元的内容,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圈子会逐渐扩大,内容越来越丰富。这份表格将记录下学生阅读的点滴收获、作者观点与学生思考的碰撞以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足迹。(表格中内容较多的,可以粘贴或另附纸) 二、体验学习第一部分(2——4课时) ?? 把《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整合在一起,两篇文章的主人公“卖火柴的小女孩”、“九岁的凡卡”都是孩子、命运是同样的悲惨,基调都是“苦”,连他们的“乐”也一样都揉着心酸,而安徒生和契珂夫又用不一样的手法(虚实结合,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表达着一样的同情与怜爱。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在比较中体会人物的苦与乐,在比较中品悟写作方法,在比较中感受自己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通过阅读、对比,体会人物的“苦”与“乐”及作者不同的表达方法。 4、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激发阅读外国名篇名著的兴趣。 第2课时 1、正确读写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人物的命运。 第3课时 1、抓主要内容,深入体会人物的命运。 2、采用对比的方法,体会人物的苦与乐,相机指导朗读。 3、在关注人物命运的同时,激发阅读的兴趣。 第4课时 1、结合课后题,品味文章的表达方法。 2、出示高尔基的《在人间》,阅读比较。 3、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