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养菌的分离培养题库.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类为青霉素酶和超广谱酶,包括革兰阳性菌的青霉素酶,质粒介导的TEM和SHV酶及其衍生物组成组成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羧苄青霉素酶、邻氯青霉素酶(OXA酶)和由沙雷菌属与肠杆菌属产生的非金属碳青霉烯酶。 第三类为金属酶,由假单胞菌属、脆弱拟杆菌属、产黄菌属、沙雷菌属及嗜麦芽黄单胞杆菌属产生的可水解碳青霉烯抗生素的金属酶。 第四类为其他不能被克拉维酸完全抑制的青霉素酶. β酶的特殊性、动力学参数及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A 活性部位为丝氨酸残基,包括多种质粒编码的青霉素酶,如TEM1、SHV1、ROB1或PC1酶,相对分子质量29000。 B 为金属酶(metalloenzymes),活性部位为半胱氨酸残基,产金属酶的细菌有嗜麦芽黄杆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a),气单胞菌和脆性拟杆菌。该类为碳青霉烯酶,耐药的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烯、青霉素、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 C 活性部位为丝氨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39000,它的产生与β-酶诱导剂有关,归因于调控基因突变,主要是染色体编码的头孢菌素酶(AmpC酶)是由染色体上一组Amp基因介导的。 D 为青霉素酶,包括OXA。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1.什么是ESBLs? ESBLs是英文Extended—Spectyumβ—Lactamase缩写,中文意思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属质粒介导,它是当前抗生素出现的新的耐药趋势之一。 2.产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 如果临床出现产ESBLs菌株,则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它们是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耐药,及对单环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耐药。ESBLs在实验室有一专门的检测方法,如果病人的药敏报告单已注明为产ESBLs菌株,则表明已经实验室确证。 如果病人药敏报告单未注明为产ESBLs菌株,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酰胺类抗生素中有一种MIC≥2ug/ml,或符合CAZ≤22mm、ATM≤27mm、CTX≤27mm、CRO≤25mm其中一个,则提示菌株可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这种情况下,即使实验室报告为敏感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也不推荐使用。 3.哪些细菌容易产生ESBLs? 目前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最常见ESBLs菌株的细菌,其次,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弗劳地枸橼酸菌、铜绿假单胞菌也可出现产ESBLs菌株的细菌 4.细菌为什么会产生β—内酰胺酶? 由于菌株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细菌所产生的重要抗生素灭活酶主要有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类抗生素钝化酶。β—内酰胺酶能裂解青霉素族和头孢菌素族抗生素的基本结构β—内酰胺环,从而使其丧失抗菌活性。 大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部分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氏菌、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和少数肺炎链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从而对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等耐药。 5.促使ESBLs出现和传播的因素及临床预防 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是导致产ESBLs菌株出现及传播的主要因素,此外,尚有其它因素。 若临床出现产ESBLs菌株,会在病人和医院之间及不同菌株之间相互传播,导致临床高死亡率及高比率持续性定殖,应充分引起注意。 6.产ESBLs菌株如何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一旦确定为产ESBLs菌株,应立即停止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及单环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进行治疗。 对付产ESBLs菌株,最有效的抗生素为碳青霉烯类(泰能),其次,头孢西丁及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剂、氨基糖类等。 * 2.链球菌的生化反应 链球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 a.杆菌肽敏感试验:A群溶血性链球菌对杆菌肽非常敏感,而其他群链球菌通常耐受,故此试验可对链球菌进行鉴别。 b.CAMP试验:下血平板上B群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CAMP因子,可促进金黄色葡萄球b溶血素活性。 3.致病性 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可引起人类多种疾患,A 族占90%以上,猩红热,丹毒,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产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褥热以及链球菌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D奈瑟氏菌 寄生的脑膜炎奈瑟氏球菌和淋病奈瑟氏球菌是重要的致病菌,脑膜炎奈瑟氏菌是人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多数菌株在初分离时有荚膜,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常在冬末春初季节发病最为流行。淋病奈瑟氏菌可引起急或慢性淋菌性尿道炎、阴道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1.形态与染色 本属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球形或球杆形。 球菌多呈双球菌状排列,相邻一侧扁平或略凹呈肾状;杆菌则较短粗,长宽相比为2:1,无鞭毛。脑膜炎奈瑟氏菌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形态典型。在孵育24h后的培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