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界年会论文.doc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界年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界年会论文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界年会论文 李大钊教育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 ——基于唯物史观的理论分析 董平均,李银 (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 050061) 内容摘要:唯物史观是李大钊教育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基于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认识,李大钊不仅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历史性和可变性,而且揭示了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提出教育对于民族、国家来说具有“培根固本”的重要作用,主张在改造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普及国民教育,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合格人才,用民主、科学知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李大钊关于教育的本质、任务的论述,对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为现代中国教育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关键词:李大钊 教育经济思想 唯物史观 李大钊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教育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发展教育“乃培根固本之图”,提倡“昌学”,根据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对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以往学术界对于李大钊的研究,多集中于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做的伟大贡献、唯物史观的理解和传播以及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领域,而对李大钊“教学研究工作在中国教育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深入细致的探研[1](pp.75-79)。本文拟以唯物史观为分析工具,吸收现代教育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对李大钊的教育经济理论与实践活动进行总体路向的把握,认识李大钊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与杰出贡献。 一、唯物史观:李大钊教育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视野下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辨证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是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政治和经济状况,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并且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2](p.487)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社会存在的基础,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状况,则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的性质,“个人是什么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3](p.24)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董平均(1962—),男,河南汝南人,历史学博士后,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教授 李 银(1984—),女,湖北襄樊人,河北经贸大学经济史研究生 基金项目:河北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S070409) 但包括教育在内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虽然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一个社会,让它的大部分体力和智力资源腐烂在闲滞中,是愚蠢的教育良好的社会能够比落后、无知的民族更有效地开发它的自然资源1989. [16]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dxyz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