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的人物品评标准.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论语》中的人物品评标准.doc

论《论语》中的人物品评标准   摘要:《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形式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其教育原则。其中人物品评约占百分之四十。主要从德行、政事、言语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论语;人物品评;标准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极为重视人物品评的人。《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大量人物品评言论的著作,孔子品评人物的标准、对象、方法、表达方式和影响对后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共有二百多则人物品评,约占全书篇幅的百分之四十。孔子品评的对象,有历史人物、有现实中的贵族士大夫、有朝夕相处的弟子,还有他本人。综观《论语》,《论语》中有很多孔子对他者评价的记录。他者即孔子以外的几类人物:弟子,当世之人,古人。孔子与弟子关系密切;和大多当世之人交往不深;对古人他只闻其事。下面即从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方面分析孔子对他者的评价内容。   一、德行   德行。德行是德与行的统一,纵观孔子的评价,忠、孝、礼、智、义、信等都是德行的内容,其核心是仁和礼。仁有多种内涵:“一曰惠泽之义,二曰笃厚之义,三曰慈爱之义,四曰忠恕之义,五曰克己之义。”孔子心中的仁者极少,他不把当世之人称为仁,在孔子心目中,大概只有尧、舜、禹、稷、周公五位历史人物才是圣人。尧能则天而行。“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泰伯》)”尧是中国传说时代的圣君,孔子在这里用非常美好的语言称赞尧,尤其对他的礼仪制度愈加赞赏,表达了他对古代先王的崇敬之情。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泰伯》);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无为而治”是道家所提倡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说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他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也只能“其心三月不违仁”。所以孔子多作否定评价:“不仁”或“不知其仁”。他曾斥责宰予:“予之不仁也!”原因是宰予企图缩短丧期,这既是不孝,又在破坏礼制。孔子称其不仁,显然不具备某种德行就是违背仁。既然仁者极少,那么德行出众者只能称为贤者或君子。贤在孔子心中是一个确定的标准,而非好坏有相对性。如子贡问及“师与商孰贤”,孔子回答:“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贤德不是越多越好,要恰如其分。《论语》关于君子的讨论很多,其中孔子对子产的评价较有概括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可见君子之道以德行为主要内容。另一基本标准是礼。春秋时礼乐渐衰,但孔子不仅对周礼极为推崇,更要维护周礼的地位。礼有政治和道德两方面内涵,“为政尤以制礼为本……礼为修身之要,恭慎礼诸德之中,即伦理之原理也。”伦理之礼可以作为德行标准的某个方面。   二、政事   政事。政事即从政能力,评价基于三者,且礼与仁贯穿其中:于上,是否能行事君之道,利于国家天下;于己,是否具备为政所需品格,适合怎样官职以及在官职可能的作为;于民,是否懂得使民利民。孔子认为要“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孔子也指出了为官的方法。有一次,子张问孔子为官的办法,子曰“要多听、多看、少说话,谨言慎行”,则“禄在其中矣。(《为政》)”。于民,要使百姓服从,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为政》)”。亲君子,远小人,是孔子的一贯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依旧如此。举荐贤才、选贤用能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在当时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不失其珍贵的价值。孔子还认为为孝就是为政。“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这说明孔子的“德治”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对于君主和臣子的相处之道,孔子认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端木赐、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方面,都有其特长。孔子认为一个果断,一个通达、顺畅,一个有才能技艺,都能担任重要职务。子路和冉有擅长政事,从评价中可知他们具备从政的品格:“由也果……求也艺”;有各自适合的官职:“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