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师说》教案(新人教必修3)(ks5u高考资源网).doc

3.12《师说》教案(新人教必修3)(ks5u高考资源网).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2《师说》教案(新人教必修3)(ks5u高考资源网)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②③④⑤⑥⑦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文档评论(0)

word.ppt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