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辩证法教案
绪 论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有别于科学技术自身的研究。科学技术把天然物或人工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抽象揭示它们如何存在、如何演化,进而对它们进行理论解释和行为预测。属于实证性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经过确证了的规律性知识。
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则把科学技术本身作为对象,探究科学技术中运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世界以及这种观点的合理性,探究科学技术究竟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价值。属于哲理性研究,其目的在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自我意识和哲学反思。通过这种反思,科学技术对自身的发展方向会更加明晰,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定位的理解也会更加准确。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系统地对科学技术进行哲学反思的工作是由恩格斯的著作开创的(爱因斯坦和波普尔的评价)。在欧美诸国,对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则在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名义下进行。不同学派观点林立,但所关注的问题大致相同,所提出的观点也可以相互补充。恩格斯代表着19世纪的一种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则包括着自然辩证法在当代条件下的发展。都属于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
学科性质
1、与哲学的关系:
共同点:内容一致,视角一致(一般规律,整体研究)
不同点:抽象程度不同
2、与科学的关系
共同点:对象一致
不同点:视角不同(实证研究,形成思想;哲理研究,形成反思)
一、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
1873年,他致信马克思阐述了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的思想,这封信被看作是恩格斯写自然辩证法的初步纲领。
〈一〉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自然观
1、社会历史条件
工具机(纺织机)和动力机(蒸汽机)所奠定的机器大工业和产业革命,加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既向科学提出了新的需求(提高效率开拓市场),也是科学提供了新的事实(生物化石),更为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精密仪表)和交流手段(科学语言),从而使科学取得长足发展。
2、科学前提
(1)康德(1775)和拉普拉斯(1796)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2)莱伊尔(1831)提出的关于地貌演变的均变假说。
(3)焦耳(1843)和迈尔(1845)提出的关于功热电磁相互转化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维勒(1824)从无机化合物氰酸铵合成尿素的实验。
(5)施旺(1839)和施莱登()1838的细胞学说。
(6)达尔文(1859)的进化论
3、基本要点
(1)从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的表现和运动的规律性相统一的角度,概括出基本的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物体,接近和分离的位置运动,力学规律
物理运动:分子(以太),收缩或膨胀、吸引或排斥的物理变化,热学和电磁学
化学运动:原子,化合或分解的化学运动,化学规律
生命运动:蛋白体,同化或异化,遗传或适应之类的生命过程,生物学规律
运动形式对应着特定的运动规律,而特定的规律又对应着相应学科,因而主张把运动形式作为科学分类的原则。
(2)运动形式相互转化。机械运动借助摩擦和碰撞可以转化为热光电磁等物理运动;物理运动超过一定物理常数的情况下会带来内部构造的变化,即化学运动,当化学运动造成蛋白体出现时又转化为生命运动。所以在科学的衔接点上,可望取得最大的成果。(学科交叉边缘地带)
(3)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着能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每种运动形式既有转化为其他运动形式的能力,也包括着转化为其他运动形式的条件)。
(4)运动形式按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的、低级的和高级的运动形式。高级运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下向分支),但不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低级运动形式可以演进为高级运动形式(上向分支),但它本身不是高级运动形式。
〈二〉假说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科学方法论
近代自然科学初期:实验与数学结合,这种方法对研究既成事物的既定运动是有效的,而对于研究演化过程和起源关系往往力不从心。而假说则是以远离经验为代价而换得对现象更深刻的理解。
1、科学在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是科学从经验向理论过渡的思维形式。
2、假说既要有实验观察事实作为基础(以前理论无法解释的事实),又需要新的观察事实进一步确证,以便纯化,修正或取消。
3、假说相互排挤和迅速更替,意味着科学认识在错综复杂的曲线上发展。
〈三〉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二、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系统理论的兴起,使自然科学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技术也突飞猛进。(生物物质时代)。
〈一〉自然哲学
由于当时科学和哲学未曾分化,古代自然哲学既包括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