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基础试测.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文科基础试测

高二文科基础测试(2) 本试卷(含答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包括75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把题目对应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选对的得2分,错选、多选或不选的得0分。 1.2005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其内容都是围绕着“文化遗产保护”。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澳门历史城区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圆明园防渗工程、长城上开Party、平遥城墙再次倒塌等事件。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唯一标志 B.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C.文化遗产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双重遗产 D.文化遗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漫画启示我们 A.漫画所折射的是已被人们抛弃的封建文化 B.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需要不断创新 C.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D.经典文化的形式已经过时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C.网络等现代媒体已经取代传统媒体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4.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A.人际传播 B. 商业贸易活动 C.人口迁徙 D. 大众传媒 5. 教育具有( )文化的特定功能。 A. 收集、传递、改造 B. 选择、传递、创造 C. 分析、综合、扩展 D. 理解、消化、吸收 6. 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有许多已经被今天的社会所排斥。这说明 A.古代伦理道德概念是错误的 B.不同时代文化标准往往是不同的 C.文化在批判而不是在传承中得以发展 D.历史文化会随社会发展逐渐丧失其合理性 7. 随着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消弱民族的凝聚力 8. 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中的优良思想和作风,这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 传统建筑的继承 C. 传统文艺的继承 D. 传统思想的继承 9. 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巧妙结合,使动和静的有机融合。他的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是目前最有神韵的奥运会会徽。由此可见 A.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B.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进行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在与社会实践? D.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 10.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A.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11.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 实现文化繁荣,提高人的素质 C. 促进社会制度的变革 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 下列说法属于文化创新基本途径的是: ①社会实践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14.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井蓄,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

文档评论(0)

wj38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