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研究进展
关于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提出了显性和超显性假说,但此后的80多年中一直没有重大进展,从全基因组杂合性与杂种优势关系上开展的大量研究也并不能解释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机理[2]. 进入90年代后,QTL定位方法的建立为探讨QTL杂合度及互作方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Stuber等[3]首先研究了QTL互作方式与玉米杂种优势的关系,认为超显性是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随后,Xiao等[4]提出显性是水稻杂种优势的主要遗传基础, 但Li 等[5]对水稻的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的QTL研究表明,大多数和自交衰退以及杂种优势相关的QTL表现为上位性,90%对杂种优势有贡献的QTL表现为超显性,因此认为上位性和超显性是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这与Luo 等[6]同样以水稻为材料得到的研究结果相类似. 最近,我国科学家采用永久F2群体这一新颖的实验设计,对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QTL互作方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发现,所有类型的遗传效应,包括单位点的部分显性,完全显性和超显性以及二位点间的三种类型互作都对杂种优势有所贡献,这说明长达一个世纪关于杂种优势遗传学基础的各种学说都是相对不完整的[7, 8]
在杂种优势QTL精细定位的基础上,培育杂种优势QTL的近等基因系或渗入系,可以进一步阐明位点遗传效应及其互作与杂种优势形成的关系,同时也为开展杂种优势QTL的克隆奠定了重要的材料基础. 例如,Semel等[]构建了由栽培番茄和野生番茄杂交而衍生出的76个渗入系和近等基因系,然后进行近等基因系与亲本之间的杂交,对QTL位点与杂种优势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与生殖相关的正效应QTL以超显性遗传模式占优势,而负效应QTL则以隐性遗传模式占优势. He等[]精细定位了水稻2号染色体产量杂种优势相关QTL位点qGY2-1,发现该位点在杂合状态下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出超显性效应. 进一步研究发现,位于分子标记RM279和SBG1之间的8个LRK LRR-Kinase)家族基因具有单倍型结构特点,并且在杂种一代为显性互补或超亲表达. 转基因实验研究证实,qGY2-1位点的LRK基因具有控制水稻产量三要素,即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功能,这是国际上首次克隆控制水稻产量杂种优势形成的QTL.
杂交种与亲本之间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研究表明,表型变异的分子基础在于基因表达的变化. 从基因组组成上看,杂交种的全部基因组来自两个亲本,并没有新的基因出现, 但性状并非亲本的简单组合,这可能与来自亲本的基因在杂种一代的基因表达方式改变有关[]. 最近的研究表明,杂交种与亲本相比,不但在转录组上出现显著变化[~25],而且在蛋白质组上也发生了明显的表达改变[~30],表现为加性和非加性等差异表达模式,其中加性表达表示杂交种中的表达水平等于两个亲本的平均值,即中亲表达,可以解释为基因的加性效应.在非加性表达模式中,存在单亲沉默、双亲共沉默、杂种特异、杂种增强、杂种减弱、杂种偏低亲和杂种偏高亲等多种差异表达类型,其中单亲沉默、杂种偏低亲和偏高亲可解释为基因的显性效应,双亲共沉默及杂种特异、增强和减弱可解释为基因的超显性效应,这与在基因组水平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即多种分子模型共同对植物杂种优势的形成起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差异表达模式与水稻、玉米和小麦的某些性状杂种优势存在显著的相关,这为从基因表达角度探讨作物杂种优势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34] .
分析发现,杂交种与亲本之间的基因差异表达与选用的组合、所研究的性状及发育时期有关[~30]. 例如,Hoecker等[]采用基因芯片方法对12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初生根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发现仅有一个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2在所有组合中表现为超亲表达. 我们建立了小麦杂交种与亲本苗期叶片和根系蛋白表达谱,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差异表达基因的比例来看,在根系和叶片中,分别有10%和5.5%的蛋白发生了差异表达,说明根系中有更多的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这与转录水平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从蛋白的功能来看,两个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没有任何重叠. 因此,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由部分不冗余基因位点所决定,所以从基因表达水平上进行杂种优势机理研究,需要从特定的性状入手,并确定该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关键发育时期.
迄今为止,已经建立了水稻、小麦和玉米等植物的杂交种与亲本不同组织和器官的表达谱,并筛选出了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类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到转录和翻译、代谢、能量、信号传导、细胞结构和胁迫响应等类别[~40]. 尽管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杂种优势形成过程的作用还不明确, 但其中的部分基因经转基因证实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关系. 例如,小麦杂种增强表达的ADP-核糖基化因子基因在拟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