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电生理学(N2)2015.9.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电生理学(N2)2015.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诱发电位产生的可能机制 (一)主反应的产生机制 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主反应组成是由: 1.突触前成分 主要是由突触前纤维活动所引起的电位变化 2.突触后成分 突触后成分则为细胞体或树突活动的结果。 根据容积导体的原理,在皮层表面可记录到正相电位。这时对细胞体来说,处于电源地位,因而引起膜电位的降低,相应地引起兴奋性的提高。如果有大量的来自中间神经元的冲动(或直接来自丘脑上行纤维的冲动)同时作用于这一细胞的树突上,那么这种电紧张作用总和的结果,就有可能使膜电位降低到一个临界水平而引起发放(也可能是先从“始节”开始发生冲动,然后再引起细胞体产生发放)。这时细胞体为电汇而顶树突为电源。又由于顶树突的排列方向是一致的,所以产生了更大的电场,根据容积导体原理,在大脑皮层上就可以记录到很大的正相电位。所以突触后成分主要是锥体细胞的胞体引起兴奋的结果。 关于负相电位的产生机制,推测有几种可能性,但没有定论。 一种是冲动有可能沿顶树突向上传导。当冲动到达皮层表面时,皮层表面由电源转变为电汇,电位转成负相,由于冲动在树突上的传导速度较轴突上慢(不超过2m/s),又因为冲动到达皮层表面时,树突不断分支,传导速度更慢了,所以记录到的是一个很慢的负电位变化。 出现负相电位的另一种可能性,是由于大脑皮层浅部的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总之负相的产生机制还可能有别的解释。 近年来用微电极作细胞内记录皮层细胞内电变化的实验表明,皮层表面记录的主反应是一个正负波,与皮层深部细胞在开始时期的去极化突触后电位、同一细胞在后期的超级化突触后电位、以及处于表层的神经成分的较缓慢的去极化突触后电位有关。位于皮层浅表的神经成分的兴奋性(去极化)突触后电位,通常能使皮层表面记录中出现负变化;位于皮层深部的神经成分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通常能使皮层表面记录中出现正变化。神经成分的抑制性(超极化)突触后电位对皮层表面记录的影响,则与上述情况相反。也就是说,从大脑皮层表面上所记录到的诱发电位中的正负相,主要取决于皮层内神经细胞上的EPSP或IPSP,以及该神经细胞处于皮层的深浅程度。 (二)后放电的产生机制 后放电是在主反应以后出现的一种周期性波动,但往往是单相的。产生机制有以下三种情况: 1.单个神经元的重复发放,即神经元本身的“自律性”活动。用微电极插入细胞内兼作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可避免其它神经元活动参与的可能性。若给予单个刺激,可以引起好几次发放。单细胞的重复放电是内在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神经细胞膜各部分的恢复极化(再极化)的速度不同所致。由于再极化速度不同,有可能在细胞上一个部分已经极化了,而另一部位仍未极化,从而产生了局部电流,形成一个刺激,可使已极化的部分再去极化而发放冲动。这样可以往返进行相互刺激,从而反复地发生冲动发放。 2.神经元“链”的活动,这是一种局部的电位变化。有人认为,脑的节律性活动是由于神经元之间形成了神经元链所造成的。因为当一个神经元受外来刺激而产生兴奋冲动后,可能通过中间神经元的作用反过来又刺激它本身。这样就可能通过反馈线路而形成一系列反复的自我刺激,从而产生周而复始的脑细胞发放现象。  3.长神经元链的回复性周期放电。给动物以声、光等刺激,或以人工刺激皮层与丘脑间的循回线路中的任何一点,则在相应的皮层区域可记录到重复的后放电,且为周期性的,节律为8-12次/秒,间隔为50-150ms。这种重复放电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与丘脑间的循回线路活动的结果。 以上讨论了大脑皮层的诱发电位。事实上,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均可引出诱发电位,各部位产生诱发电位的机制可能有所不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部位的结构状况。皮层诱发电位不同于皮层下结构的诱发电位,尤其是诱发电位中的突触后成分变化大。一般说来,皮层诱发电位的振幅大,主反应中的突触后成分明显,后放电较多且持续时间较长。 五、诱发电位的分析 由于诱发电位有的非常微弱,仅0.1-1μV之间,而自发脑电波有50-100μV所以诱发电常常被自发脑电所淹没。要分析诱发电信号,即要从很大的背景噪声中检出有用的信号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早期的工作总是让动物处于深度麻醉状态,从而压抑了自发信号,而把诱发信号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