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化与产业分工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角化与产业分工策略

第5章 多角化與產業分工 第5章 多角化與產業分工 5.1 多角化定義 5.2 多角化策略 5.3 多角化進入方式 5.4 多角化動機 5.5 多角化與績效 5.6 專業分工理論取向 5.7 垂直整合與虛擬經營模式 5.8 個人電腦產業垂直分工結構之形成 5.9 產業界定與垂直分工程度 5.10 產業與廠商的垂直分工策略 5.1多角化定義 5.2 多角化策略 一旦企業決定進行多角化,便會面臨多角化策略選擇的問題。對於多角化策略的劃分,各學說並無一致定論。首先Alfred D. Chandler於1962年由研究美國大型企業的歷史變遷過程中,發現企業的發展與其各階段的策略有關,當原有產品或市場漸趨飽和,發展受到環境限制,為保持企業的持續成長,將會尋求新市場或新產品,而以多角化策略來經營。 5.2 多角化策略 Kotler(1975)對多角化策略之研究結果指出,企業之多角化可分類為集中式多角化、水平式多角化及複合式多角化三種: 一、集中式多角化:是指公司計劃增加新產品,而且此產品在目前的產品線上,可以產生技術或行銷方面的綜效。 二、水平式多角化:是指公司計劃增加新產品,而且此產品在目前的產品線上,無法產生技術或行銷方面的綜效且無關連,新產品的銷售對象可以是最終顧客或中間顧客。 三、複合式多角化:是指公司以嶄新之產品向新顧客群進軍,其新產品和公司目前的技術、市場或行銷方面毫無關連,雖無綜效,但可分攤經營風險。 5.2 多角化策略 Ansoff(1988)認為多角化可依產品和市場的特徵分為: 一、水平多角化:此類型多角化最大的共通性是行銷上的綜效,廠商可繼續利用已建立的行銷通路 二、垂直整合:即上、下游關係的發展,若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關聯性,則可實現的綜效較強 三、集中式多角化:可分為在行銷、技術或兩者兼而有之的相關領域上發展 四、複合式多角化:在產品和市場上均屬無關的行業,在綜效實現除了財務上有聯合效果外,在其他功能上較少發生。 5.3 多角化進入方式 Ansoff(1965)考慮綜效與情境因素來說明企業較佳的多角化進入方式,其中綜效包括創設綜效與營運綜效,創設綜效意指剛進入新市場或新產業時,在時間及成本上的效果;營運綜效係指結合營運後所產生的效果。 Porter(1980)則從產業競爭分析的角度,說明進入新事業的策略,他認為以購併的方式來進入一個事業,和經由公司本身自行發展新事業一樣,都是策略的一種。 5.3 多角化進入方式 Porter(1980)同時指出,由內部自行發展進入新事業,就是要在該行業中創建一個企業實體,包括新的生產能量、配銷通路、推銷人力等等。與他人合資經營,基本上也會面臨相同的經濟事務,因為對他們而言,也是新設的企業實體。Roberts Berry (1985)將多角化進入方式分七種,並說明其優缺點,如表5-4。 5.4 多角化動機 根據學者Ansoff (1957)及Aaker (1984)的看法,多角化是企業追求成長的基本策略之一,然而對於公司進行多角化策略的動機,各學者特有不同的觀點。 Oliver Williamson(1971)認為廠商利用向前整合(forward integration)或向後整合(backward integration)的方式取代簽定合約,以避免未來不確定風險,以及經常簽約的成本耗費,此時多角化便成為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方法。 5.4 多角化動機 Drucker (1974)說明公司多角化的理由,主要來自內部與外部壓力。 在內部壓力方面,主要在於人們疲乏於重覆做同樣的事情,他們相信多角化經營可以避免過度專業化的危險。而多角化似乎是一種能平衡公司因不當規模產生弱點的方式,同時多角化似乎是一種轉換現有內部成本中心為收益創造者的方式。 在外部壓力方面,可能在於公司從事的經濟領域(或市場)過小且成長受到限制,而公司的技術可研究發展出有前途的產品。同時稅制鼓勵公司將盈餘再投資於研發,而不是分配股利,有助於產生新產品,成為多角化的基礎。 5.4 多角化動機 Amit Livnant (1988)綜合各學者研究,將多角化動機分成兩類: 一、綜效動機 (一)生產、行銷、採購或研究發展等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所產生之綜效。 (二)產品聯合生產以降低單位成本之範疇經濟(economies of scope)。 (三)提供顧客完整產品線所帶來之綜效。 (四)企業進行相關業務多角化,以提高市場佔有率,進而提升產品銷售與原料採購之獨占力。 二、財務動機:如分散事業經營的風險、減少現金流量的波動。 5.4 多角化動機 Chapin Jermain(1985)認為多角化通常是為了追求公司的成長、調整資產之風險/報酬組合,或管理者為尋求新的事業挑戰機會而採行。 Pfef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