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日》.
北 京 四 中
撰 稿:张路德 编 审:徐东杰 责 编:许英国
《端午日》
这篇文章是沈从文先生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光的民族精神。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的音、义及运用。 2.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3.了解淳朴优美、多姿多彩的湘西民风民俗。 4.课外阅读《边城》或沈从文的其它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 二、学习要点 字词积累 1.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蘸(zhàn) 峒(dòng) 一律(lǜ)嘭(pēng) 铛(dāng) 鹳(guàn) 拘(jū) 泅(qiú) 2.辨析 léi ~鼓 hǎo 美~ shǔ ~不清 擂 好 数 shù ~目 lèi 打~ hào ~事 shuò ~见不鲜(xiān)
伶 líng ~俐 燥 zào 干~ 桨 jiǎng 船~ 怜 lián 可~ 躁 zào 急~ 浆jiāng 豆~
3.释义 莫不:没有一个不。 雄黄:一种矿物,成分是硫化砷(shēn),橘黄色,有光泽。 吊脚楼:又称吊楼。后部用支柱架在水面上的房屋。 泅水:游水,游泳。 峒: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如:苗族的苗峒,侗族的十峒等,后来逐渐演变成今侗族。文中的“茶峒”指沈从文笔下湘西的一个小镇。 课文结构 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文题,按“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
深入探讨 1.文章开头用了三个“莫不”,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 “莫不穿了新衣”,显示过节的喜庆气氛。“莫不倒锁了门”,表示全家出动,家家如此。“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表明不分身份高低贵贱,这一天都要观看赛龙船。三个“莫不”相当有分量,渲染了节日的欢腾场景,同时也反映了端午日在茶峒人们心中的地位。 2.课文中运用哪些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写出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赛船时的外貌和动作的?请把这些词语找出来,体会这些词语对表现赛船的场面有什么作用? 明确: 写外貌的: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 写动作的:持、划;拿、挥动、指挥;敲打、调理。 这些词语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的特征和赛船时的热烈气氛。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 明确: 全文总体上按时间顺序来写。先写上午ll点钟左右吃过午饭出城看划船,再写赛船过后看追赶鸭子,最后交代这两种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另外,文章的节奏和节日的气氛完美交融。文章一开始就渲染了热闹的欢庆气氛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赛龙舟的开始、经过,节日的气氛是一浪高过一浪,文章的描写、叙述也越来越精彩;到人鸭竞赛,节日气氛达到了高潮,文章的节奏也达到了顶端;然后随着夜色已深,曲终人散,节日的气氛才渐渐消尽,文章到此也成功收尾。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4.学过本文后,你可以看出沈从文写作风格有哪些? 参考: 文章内容主要围绕湘西少数民族的恬淡纯美的民风民俗,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讴歌简单、朴素、健康而又坚强的生命,文章充满人情美和风俗美。语言朴素、简洁而不乏幽默,文章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郁的美,欣赏起来,感觉就像欣赏一首首“纯粹的诗”。 三、研究性学习 1.如果让你写一篇描写节日的文章,比如描写国庆节的一个热闹场面,你会选择哪些题材,采用什么顺序? 2.阅读沈从文的《边城》或其它作品,体会其写作风格。
课 外 拓 展
有关沈从文
沈从文(1902一1988),中国作家。原名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即随本乡地方武装在沅水流域各县生活。1923年到北京,开始文学创作,1926年起,先后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文学》《新月》《小说月报》等刊物上发表作品。1928年在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与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任教于青岛大学。1934年起先后在北平(今北京)、天津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教于昆明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建国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历史文物及工艺美术图案等研究,曾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有《沈从文文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龙凤艺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