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献[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文献[精选]

第一章 考古学文化相关文献 1.核心文献: (1)林沄:《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2期。收入《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2)马赛:《考古学文化与族群关系的思考——“先周文化”研究反思》,《文博》2008年5期。 2.扩展阅读: (1)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考古》1959年第4期。 (2)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收入《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3)严文明:《关于考古学文化的理论》,《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4)张忠培:《研究考古学文化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收入《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科学出版社,1999年。 (5)张忠培:《民族学与考古学的关系》,《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科学出版社,1999年。 (6)焦天龙:《西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演变》,《南方文物》2008年3期。 3.思考:林文中探讨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观点是什么?目前从考古学角度探索先周文化有哪些途径?对此,马文是从什么角度提出质疑的? 第二章 地层学、类型学及相关文献 1.核心文献: (1)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文物》1983年第5期。 (2)严文明:《考古资料整理中的标型学研究》,《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4期。收入《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2.扩展阅读: (1)苏秉琦、殷玮璋:《地层学和器物形态学》,《文物》1982年第4期。 (2)俞伟超:《关于“考古地层学”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一),文物出版社,1987年。收入《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考古学理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俞伟超:《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收入《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考古学理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严文明:《考古遗址发掘中的地层学研究》,《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收入《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5)孙祖初:《考古类型学的中国化历程》,《文物季刊》1998年第4期。 (6)赵辉:《关于考古类型学的几点思考》,《考古学研究》(一),文物出版社,1992年。 (7)赵辉:《遗址中的“地面”及其清理》,《文物季刊》1998年第2期。 3.思考:选择一个地层剖面,利用地层学知识说明各遗迹单位的先后关系;并思考地层关系为判断出土遗物的年代提供了哪些信息?类型学的研究程序是怎样的? 第三章 考古学文化和器物研究案例——地层学、类型学的综合运用 1.核心文献 (1)高广仁、邵望平:《史前陶鬶初论》,《考古学报》1981年4期。 (2)刘延常:《珍珠门文化初探》,《华夏考古》2001年第4期。 2.思考:结合第二章的内容,谈谈利用地层学和类型学对器物、墓葬和遗址进行分期研究的基本程序(步骤)。 第四章 文化因素分析法及其应用 1.核心文献: (1)李海荣:《关中地区出土商时期青铜器文化因素分析》,《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2期。 (2)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为例》,《考古》2009年12期。 2.扩展阅读: (1)俞伟超:《楚文化的研究和文化因素的分析》,《楚文化研究论集》,荆楚书社,1987年。(2)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国文物报》1988年11月4日第3版。 (3)李伯谦:《文化因素分析与晋文化研究——1985年在晋文化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 (4)何驽:《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与文化因素传播模式论》,《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6期。 (5)种建荣:《关于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几点思考》,《唐都学刊》2008年第3期。 (6)李伯谦:《从对三星堆青铜器年代的不同认识谈到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文化滞后”理论》,《四川考古论文集》1997年。 3.思考:李海荣、王立新文中和第三章刘延常文中是怎样使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的?分别得出了哪些结论?使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五章 聚落考古及其研究实例 1.核心文献: (1)刘莉:《龙山文化的酋邦与聚落形态》,《华夏考古》1998年第1期。 (2)杨建华:《夏家店下层文化东山嘴遗址布局研究》,《北方文物》2001年1期。 2.扩展阅读: (1)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第五讲 谈聚落形态考古”,文物出版社,1986年。 (2)严文明:《聚落考古与史前社会研究》,《文物》1997年第6期。收入《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