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南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上海市“二期”课改提出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三类课程构建新的学力观。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继承和发展“自主,求实”的办学传统,坚持科技教育办学特色,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通过总结、提升,提出走科技教育内涵发展的道路,建设具有科技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科技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校本课程在体现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
一、开发校本课程,关注学生不同需求,凸显学校科技特色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围绕南洋中学的办学传统和科技教育特色,对校本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建立体现科技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见校本课程一览表)
课程开发过程中结合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
(1)南洋中学百年校史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蕴含大量校本课程资源,这笔资源是南洋文化的宝贵财富,通过挖掘、整理、提练,可以作为校本资源。已经开发为校本课的有《南洋校友院士追踪》、《巴金著作研究》、《南洋校友四烈士》等。
(2)为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关注不同学生兴趣爱好、特长需求以及教师专业特长和学校办学条件进行开发。开设了《信息技术》、《VB程序设计》、《交际英语》、《英语口语》、《新能源》等课程,对实验班学生加强了创新能力实践的培养,开设《创新能力实践课》。
(3)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科技力量及校外基地等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我们依托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少科站,为学生开设了《日用化轻工业品制备》、《天文组》、《桥牌》等课程。
我们在校外基地东方绿舟设置了新能源考察站。学生在基地生动活泼地开展野外测试、实验,将自发的电力用于生活,品尝了创业的艰难,经受了失败挫折的考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一丝不苟。使学生学到了终身有用的东西。
我们组织学生去南京、绍兴进行社会考察,学生自行设计主题,通过访问、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融合了思想教育、道德培养、科学知识、方法、精神的培养,增强了知识迁移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写出了《绍兴柯岩回音壁发声原理及结构》的研究报告。
2、建立校本教材
经过几年的努力,南洋中学初步形成了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相对稳定的校本课程。与此同时,对较为成熟的五大类(科技、信息、人文、体艺、职技)近30门课程进行总结,编制成校本教材。如:《创新实验教程——图形计算器在实验中的应用》、《中学生概率论讲义》、《南洋院士精神》、《火箭制作与发射》、《OM教程》、《化学“多米诺”实验》、《计算机网络课程讲义》、《形式逻辑》、《艺术体操》、《书画、篆刻》等。
3、校本课程实施
(1)学校宣传、动员,各教研组提出课程设计方案,内容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目标、内容简介、开课教师、开课条件、开课年级、授课时数、人数、场地设备要求等,报学校教导处。
(2)学校经过初选后,向学生进行课程展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1~3门,并依序填报志愿表。
(3)学校根据报名情况,确定开课科目和任课教师,组建教学班。并根据学生意向和学校教学条件,在充分尊重学生志愿前提下进行适当调整。
4、校本课程的学分管理
1、课程结构的变化和课程内容的丰富多样,拓展了学生选择学习、主动发展的时空。在校本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倾向、发展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此,课程的评价准则也应有一定的对应和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变学业评价为学力评价
⑵接受性评价与主动性自我评价相结合
⑶变终结性评价为全程评价
我们在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注意了三个维度:
⑴扩大评价领域,包括认知的、技能的和情感的,建立态度、方法和心智发展等多元评价方式。
⑵改变单一被动评价形式,建立既有来自教师的接受性评价,又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自我评价,以增加评价的丰满度。
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和过程管理。
2、实施过程
(1)制订“学分管理条例”,每位学生三年所修学分不得低于33分。学校编制《校本课程活动记录》,发给指导教师,及时记载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及学生出勤、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体会等。
(2)学期结束,根据考勤、态度、参与程度、考核等指标,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对学生评定学分。编制“校本课程学习评价表”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登录到《上海市学生综合素质评手册》,再汇总学校,教务处记载于学生学籍卡归档。
(3)年级组及时收集信息,了解掌握学生上课情况。教导处进行不定期抽查及问卷调查。
通过学分制管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视过程学习的意识大大增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了培养。王珏同学科技论文“校园物质与能源循环转换的实验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