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5号线前海湾站初步设计说明A版--土建正版.doc

地铁5号线前海湾站初步设计说明A版--土建正版.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铁5号线前海湾站初步设计说明A版--土建正版

2 工程概况 2.1 站位 前海湾站是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起点站,位于前海片区现正进行填海施工的待规划开发区,规划晨文路和在建地铁1号线鲤鱼门站西侧地块内。 前海湾站呈南北走向布置,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CK0+401.000。 2.2 站址环境 前海湾站周围空旷,目前为填海区,现状无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分布,仅在车站东侧分布有地铁1号线鲤鱼门站和鲤鱼门~新安区间南明挖段施工场地和施工驻地临时房屋,施工场地内有正在施工的明挖基坑,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套管钻孔咬合桩+钢管内支撑形式。 车站站址范围地形因填海工程造成起伏较大,车站北半部分(规划七号路北侧)现状为淤泥区和地铁1号线鲤鱼门站施工场地,地面标高4.0~10.0m;车站南半部分为规划七号路填海施工场地和淤泥区,七号路填海采用高填方抛石挤淤,现填筑路堤标高约15.0m,其南侧淤泥区标高约6.0m。 3 车站规模 3.1 设计客流 前海湾站设计年限为初期2014年,近期2021年,远期2036年。 控制车站规模的客流量为远期设计客流量,远期早、晚高峰小时轨道客流量见表3.1-1~4。 表3.1-1 远期(2036年)前海湾站早高峰小时轨道客流量 站名 前海至东门方向 东门至前海方向 下客量 上客量 断面量 下客量 上客量 断面量 前海湾站 0 5085 0 8870 0 8870 表3.1-2 远期(2036年)前海湾站晚高峰小时轨道客流量 站名 前海至东门方向 东门至前海方向 下客量 上客量 断面量 下客量 上客量 断面量 前海湾站 0 8878 0 5217 0 5217 表3.1-3 远期(2036年)前海湾站早高峰换乘客流量 由 至 5 号线东行 5 号线西行 1 号线西行 1 号线东行 合计 5 号线东行 -- -- -- -- 0 5 号线西行 -- -- 29 396 425 1号线西行 840 -- -- -- 840 1 号线东行 13 -- -- -- 13 合计 853 0 29 396 1278 表3.1-4 远期(2036年)前海湾站晚高峰换乘客流量 由 至 5 号线东行 5 号线西行 1 号线西行 1 号线东行 合计 5 号线东行 -- -- -- -- 0 5 号线西行 -- -- 26 505 531 1号线西行 542 -- -- -- 542 1 号线东行 9 -- -- -- 9 合计 853 0 29 396 1082 表3.1-5 远期(2036年)前海湾站早高峰换乘客流量 由 至 5 号线东行 5 号线西行 城际线西行 城际线东行 合计 5 号线东行 -- -- -- -- 0 5 号线西行 -- -- 1751 651 2401 城际线西行 630 -- -- -- 630 城际线东行 1947 -- -- -- 1947 合计 2577 0 1751 651 4978 表3.1-6 远期(2036年)前海湾站晚高峰换乘客流量 由 至 5 号线东行 5 号线西行 城际线西行 城际线东行 合计 5 号线东行 -- -- -- -- 0 5 号线西行 -- -- 2140 545 2686 城际线西行 793 -- -- -- 793 城际线东行 1601 -- -- -- 1601 合计 2394 0 2140 545 5079 本站按晚高峰客流量控制,远期高峰小时上下车客流量约14095人次,客流量超高峰系数按1.25,则车站设计客流量为14095×1.25=17619人次/h。 3.2 车站建筑组成及面积 车站建筑主要由站厅层、站台层、出入口通道、风道及地面建筑组成。车站总建筑面积30425.84m2,站厅层面积16009.42m2,站台层面积14416.42m2;出入口通道面积0m2(均含在站厅层内),风道面积0m2(均含在站厅层内),出入口上盖、垂直电梯上盖、风亭上盖、冷却塔面积643.26m2;南端自然形成空间面积4300m2,北端自然形成空间面积2520m2。 3.3 车站形式、埋深、分层及外包尺寸 3.3.1 车站形式及分层 本站为地下双层12m宽岛式站台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 本站和东侧的地铁1号线鲤鱼门站为“站厅—站厅”平行(付费区内)换乘,和西侧穗莞深城际线车站为“站厅—站厅”平行换乘。 3.3.2 车站建筑与埋深的关系 车站周围环境空旷,现状无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分布,不控制车站埋深。考虑5号线车站站厅和1号线车站站厅标高应一致,且需满足将来市政管线敷设要求,其顶板覆土厚度取有效站台中心为4.3m。 车站地面高程暂按规划地面高程5.5m考虑,考虑5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