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doc

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

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 —以准噶尔盆地为例 中国中西部广泛发育挤压构造背景下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特提斯构造域(特提斯洋壳的俯冲和印度板块的俯冲碰撞)和印支运动期前已缝合的块体与块体之间的活动(伸展、挤压挠曲和走滑作用以及引起的热体制)有密切的关系[1]。在这种复杂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盆地类型与界Dickinsion等(1974) 定义的典型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有明显差别. 一些学者分别称其为“陆内前陆盆地”(陈发景,1997) 、“再生前陆盆地”(卢华复等,1994;刘和甫等,2000) 及“C 型前陆盆地”(罗志立,1982 ;车自成等,1998) 等[2]. 因此,将此类与传统前陆盆地在成因机制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形成构造背景有所不同的盆地称为“类前陆盆地”。 研究表明,西天山造山带在新生代分别向南、北两侧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逆掩推覆;在博格达山同样可观察到它分别向南、北两侧的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逆掩推覆。对准噶尔盆地来说,它周边的山体都向盆地方向推覆:东北边的克拉麦里山体向南西方向逆掩;西北缘的扎依尔山体向东南方向逆掩,即哈拉阿拉特和成吉斯汗推覆构造;盆地南缘的依连哈比尔干山和博格达山向北逆掩(图 6)。 前陆盆地位于造山带前缘,是介于造山带及相邻的克拉通(或稳定大陆块)之间的沉积盆地DickinsonWR[1]于1976年按沉积盆地的成因和构造演化将其划分为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BallyAW和SnelsonS[2]在1980年将这类前陆盆地称为与B和A俯冲作用有关的缝合带周缘盆地中国西北地区晚新生代晚期前陆盆地与上述前陆盆地既有相同点,也有很大的差异。其相同点是它们均邻近造山带,属于在其活动前缘受到挤压挠曲作用形成的沉积盆地。不同点则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晚新生代晚期前陆盆地在时间上不是发生在紧接洋壳消亡,陆—陆(或弧—陆)碰撞形成的造山带之后,而是在碰撞后又间隔了较长时间由造山带再活动产生的;在空间上位于远离喜马拉雅期缝合带的大陆内部。由于这种特点,中国油地质学者将其称为类前陆盆地、再生前陆盆地或陆内前陆盆地[3~9]。也有人将这种盆地称为山前坳陷或冲断山前坳陷[10,11]。 前陆盆地主要位于大陆俯冲碰撞带或大陆边缘岛弧两侧。在空间上,直接与造山带相邻,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造山带主造山期的晚期。其形成演化直接受控于相邻造山带前陆地区的构造作用,是板块俯冲碰撞主造山期前陆地区构造变形的产物。前陆盆地的弯曲下沉主要是由于造山带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负荷和盆地沉积负荷引起岩石圈发生挠曲的结果〔10-13〕。同时,受控于岩石圈流变结构和性质。其构造沉积演化与毗邻造山带的褶皱逆冲构造演化密切相关。造山带的逆冲动力直接控制盆地沉降与沉积响应,每次挤压逆冲均导致相应的前陆盆地沉降及沉积充填,造山带的挤压收缩期与前陆盆地沉积充填时间相吻合〔14〕造山带的前陆褶皱冲断带中的一些年轻的逆冲断层,可以沿一些软弱层延伸至盆地内部,形成盆地中的挤压构造或者一直逆冲到盆地远端边缘。在前陆盆地远端形成的前隆构造平行于沉积前渊,垂直于构造迁移方向,其成因与地壳的物理刚度有关〔15〕。 综上所述,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与相邻造山带前陆地区结构构造密切相关,造山带前陆冲断作用是形成前陆盆地的最主要原因,岩石圈流变特征是控制前陆构造变形及前陆盆地演化的主要因素,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是相邻造山带主造山晚期构造运动的客观表现。所以,造山带的研究必须与其毗邻前陆盆地的研究相结合,通过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综合分析,反演造山过程。同时,研究造山带和前陆盆地基底性质和构造特征以及岩石圈结构特征,分析对比造山带与前陆盆地的构造样式,概括两者形成与演化的内在联系,以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为指导思想,分析研究造山带与前陆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C-型俯冲发生在中国大陆内部前陆盆地形成之后,对前陆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C-型俯冲导致造山带向相邻前陆盆地推覆挤压的作用,以及重力拓展产生的滑覆作用.当造山带内形成大量火成岩体时,更加强了这种侧向扩展、推挤作用.因此,在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中,C-型俯冲不仅使山前地带普遍发育逆冲断裂带,形成大量推覆体和滑覆体,而且影响着前陆盆地内中、浅层在燕山期、喜山期的变形机制和变形结果. 一部分前陆盆地形成与海西晚期形成的褶皱冲断带有关(如准噶尔、吐哈、天山、塔北 前陆盆地体系) 准噶尔前陆盆地体系(P2—K),由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盆地及准噶尔克拉通内前缘隆起和隆后坳陷组成,其形成与北天山海西晚期造山带褶皱冲断带的构造负荷引起的岩石圈挠曲作用有关 前陆盆地是伴随着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而发育,造山带逆冲断滑系统直接控制盆地的沉降和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