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研修文化综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园本研修文化综述

营建园本研修文化的研究综述 学前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开展园本教研和园本研修,同时也要求幼儿园文化的重建。由此,园本研修文化的建设理应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本文拟从园本研修的发展渊源历程和基本研究内容等方面略作分析综述,为有关的研究探索提供支持。 引言:从概念辨析到研究范围和线索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一是“园本研修”,二是“园本研修文化”。在现有公开文献中这两个词用得很少。作为同“园本研修”密切相关而又有一定区别的常用概念还有“园本培训”、“园本教研”及“园本研究”等; 园本研修是学前教育界针对幼儿教师的研究培训活动提出的,在对园本研修的概念、起源、依据等进行考察时,实质上是依托于中小学常用的“校本研修”的。 而作为“园本研修”的本源的除了“校本研修”,还有一些同样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校本培训”、“校本研究”和“校本教研”等的提法。其中,西方只有同“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对应的概念。而“研修”原是日本对在职培训的提法,后国内提出“校本研修”是将其作为对“研训一体”或“以研究为主要方式的培训”的研究培训活动的指称。 本文主要采用“研训一体”的含义。在这个意义上,校本研修是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教研)共同推动下的产物,因此下文的“渊源和发展”将分别从“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教研)”展开; 关于“园本研修文化”,国内有对“研修文化”或“教研文化”等研究,多把自身定位为“学校文化”的亚文化或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也对学校文化的发展研究略作述介。 一、国内外园本研修的渊源和发展历程 (一)国外同园本研修文化相关的发展研究[1-6] 1.国外校本培训的渊源发展 20世纪下半叶,教师教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诸多国家都把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随着教师培训的发展,许多有识之士注意到,专门师资培训机构所组织的培训常常不能符合学校的实际,无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因此提出“校本培训”(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School-based teacher training /school- based teacher education)的理念,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了多种校本培训模式。 英国是最早实行校本培训的国家之一。1972年的《詹姆斯报告》提出教师三阶段培训理论(即普通高等教育、教育专门训练和在职进修),并指出在职进修应始于学校,“每所学校都应该把对本校教师的继续培养作为其他任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有的教职员对此都负有责任”。1992年,时任英国教育大臣的克拉克在教育会议上正式提出“使师资培训以中小学为基地”,要“给第一线的最优秀教师以培训他们队伍的新成员的真正的职责”等。20世纪80年代,英国各地中小学普遍实行了以“在岗培训(on-the-job-training)”,实行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养模式;同时,各高校和师资培训机构纷纷同中小学建立起伙伴关系,开展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训工作。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思想最初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倡导的“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教育”运动。该运动认为,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到学校教学现场和教师中去观察、分析、了解,掌握具体教学问题。因此,他们主张由学校自身组织和领导教师培训,依靠校内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1989年,美国全美教师联合会发表的《着眼于未来的师资教育》的报告中指出:教师培训从根本上是要满足教师的不同需要,主张把培训随时随地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景和过程中。基于此美国的许多大学、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及教师专业团体纷纷尝试在中小学开展师资培训,探索出“学校本位师资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的模式随之推广到世界各国。当今,校本培训以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成为教师在职教育的主流。199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上强调了教师校本培训的价值,提出了教师必须通过有适当监督的校内实践经验而获得教学技能,同时还要进行行动研究等。 2.国外校本研究的渊源发展 最初萌发自19世纪末的欧美国家的中小学校教育研究,多以实验学校作为教育研究的场所,其基本理念即如1926年白金汉姆(Buckingham,B.)在《为教师的研究》(Research For Teachers)一书所强调的“以教师参与研究”为核心,可知其原本即具有“校本”的特点。而其最初的实践形式即以教师行动研究为主。而到60年代,在美国第一次“科学家主导”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源自美国的教师行动研究逐渐沉寂。 在英国,60年代兴起了“自下而上”“由教师发起的”纳菲尔德(Nuffield)课程改革,它的口号即斯腾豪斯(Stenhouse,L,)等提出的“教师作为研究者”(Teachers as Researchers)。虽然“教师作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